第401章 廣陵謀[第1頁/共3頁]

東陵先生曾經那麼慎重地警告過他,要他“當借力時且借力”,以是,他便很識時務地借了力。

彆人送到手裡的刀子,他如果不揮上幾下,撕扯下幾片血肉來,那也太可惜了不是麼?

誰也未曾想到,一貫在大陳波瀾不興的漕運,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水災以後,就此得以昌隆,且為減緩全部大陳的災情起到了關頭感化。

名利雙收,這世上另有比這更風景的事麼?

杜光武在黑暗中咧了咧嘴,烏黑的牙齒映著燈火,冷森森地有些嚇人。

杜光武還在笑著,眼底深處倒是一片嗜血的冷意。

因南北陸路不通而停滯的糧道,通過大京河、小京河、白沙灣等內河的船隻運輸,重新變得流利了起來。今冬的大雪凍壞了官道,而這些河道卻因其水域寬廣,水道由南及北遍及大陳,即便有少量沿河地區封凍,船行倒是無礙。也正因如此,在飽受了近一年的旱情以後,大陳北部地區的糧價至今仍舊安穩,也冇有呈現販子囤積居奇的征象。

大兒子與妾室通J,二兒子爛泥扶不上牆,三兒子的母族犯下大事,底子不能用。如此一來,那廣陵守將隻要姓杜,便隻能是他杜光武了。

廣陵,倒真是個不錯的處所。

既可減緩災情,又能得來為民解憂的名聲,同時還能為國庫增加一大筆支出,中元帝再是個胡塗蛋,也能看出這奏摺的分量。因而他當即大筆一揮,公佈了一道全麵開放漕運的旨意,並任命江奉先主領諸事。

卻不知,當他的那些“兄弟姊妹”們曉得他杜光武的母族是誰的時候,會是如何的一種神采?是會嚇得顫栗?還是會妒得發瘋?

再度扯了扯嘴角,杜光武唇邊終究浮起了一個逼真的笑容。

一向被刺殺事件與大陳水災所困擾的中元帝,在看到這份奏摺以後,不啻瞥見了一道曙光。江奉先建議以一種折中的體例,讓朝廷參與到官方漕運事件當中,並以逐步推動的體例,終究將漕運完整把握在朝廷手裡。

他就等著看他們狗咬狗好了!

漕運一開、糧道暢達,平抑糧價、穩定民氣,這實是造福萬民的功德,自是得來了百姓的獎飾與朝臣的讚譽,江奉先在大陳名譽日隆,竟將本來與之齊名的薛大郎也給比了下去,而中元帝更是對其大為嘉獎,一時候風頭無兩。

全部杜府現在名正言順的嫡出子,除了周氏所出的兩位小郎君外,也就隻剩下杜大郎與杜二郎了,而相較於整日廝混的杜二郎,杜大郎固然好色,才調卻也不差。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