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古文大興,乃獻於安漢公,大喜,封為長史,後新建,亦有加封,何如年齡已高,不數年辭去,在家每日以研討讖緯為樂,大有所得,申明遠揚,為當時之大師,天子有所聞,又賜數令媛,另其為太學祭酒,傳授讖緯之學,名聲日顯,為太門生重。
劉秀不言,蔡少公再問,劉秀方道“吾初來時路過新野,得知有女名曰陰麗華,乃是人間絕色,天下良配。初到長安,又見天子威儀,執金吾之勢,心有所感,嘗言官吏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此句之意,乃是天下大亂之時,恐有四人稱帝,自稱天子,但真龍者,唯有此劉秀也。”
世人初不明蔡少公初為何不敢言,今聽聞其言,乃知此乃大不敬之語,按天子之脾氣,蔡少公恐難有安寧也。
“吾借得同窗老友十貫,夠得簪花毛驢一隻,每日擯除毛驢接送同窗來往,可得活也!”
劉秀雖家貧,但由愛農桑與六藝,因而入長安太學肄業,學業甚是不錯,世人皆讚。
“此非常人也!”蔡少公歎曰。
然此生卻不肯,苦苦要求,隻望蔡少公為其解惑,蔡少公感其所誠,隻得歎曰“本日以後,吾恐難見冬梅之日,但汝為吾門生,吾為師。師者,傳道者也,門生有所惑,師豈能不解。”
蔡少公言罷便欲拜彆,成果鄧禹卻道“祭酒莫走,吾等既覺得笑談,不如再覺得樂,如果真有此劉秀者,當為何人?”
“祭酒在上,門生恰有疑問!”有平生起家敬曰,此人身高七尺,麵如冠玉,當真是一美女人者也。
蔡少公劇震,站而視之,見一少年,身高七尺七寸,鬆鶴矗立,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行動間自有風雷之勢。
高祖生文帝劉恒,劉恒生景帝劉啟,劉啟發展沙定王劉發,劉產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钜鹿都尉劉回,劉會生南頓縣令劉欽,劉秀乃劉欽之子。
蔡少公聞之不敢言,額頭儘是汗水,坐立難安,幾欲分開。
“此言大善!”蔡少公鼓掌笑曰“吾等不過是因錯就錯,淺作談資爾。”
蔡少公言罷,殿內一片沉寂,無人敢言。
“是,門生聽聞,販子之間有讖書名曰《赤伏符》,乃雷劈巨石,石裂而出,為林間老農所得,傳於市販子,小兒傳唱坊間,長安到處可聞,曰:劉秀出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