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4頁/共4頁]

究竟明擺著,衛府百萬雄師東征高句麗,失利了,持續兩年的進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成果卻一無所獲,反之,裴世矩藉助秘軍之力,以夷製夷,一舉霸占安東,以最小代價博得了最大戰果,建下了開疆拓土的赫赫武功。

三月十五,懷遠鎮,遼東大本營。

兩下比較,高低立判,差異太大,特彆開疆安東的盛舉廣彆傳播後,更加證瞭然東征失利不是聖主和中樞的決策弊端,而是衛府撻伐不力,試想裴世矩和李平原等人以很小代價就橫掃了安東,而衛府百萬雄師以舉國之力都未能摧毀高句麗,這申明甚麼?申明這是衛府的題目,是軍方的任務,以是衛府威名是以再遭重創,一落千丈。

“然後呢?”聖主詰問道。

李景瞋目而視,無言以對。

薛世雄擔憂李景“口不擇言”肇事上身,倉猝插言轉移話題,“許公,據安東多數護府報稟,李平原、李渾已於仲春十五分開安州,率軍東進,如果統統順利,他們將於近期到達扶餘城……”說到這裡,薛世雄和李景互換了一下眼神,持續說道,“扶餘城間隔懷遠鎮有一千餘裡,如果他們滯留扶餘,或行軍遲緩,要到四月中乃至四月下才趕至懷遠,則進犯時候必將嚴峻貽誤。”

“最壞的成果是,來歲,南北大戰發作。”虞世基語氣沉重地說道,“我們比年撻伐,將士怠倦,國力耗損,恰是最為虧弱之刻,亦是大漠諸虜南下入侵的最好機會,到當時隻要西突厥從河西方向緊緊管束住西北軍,則北疆諸軍,主如果代北軍,將不得不但獨麵對大漠諸虜的猖獗進犯,情勢對我中土較為倒黴。”

宇文述有些不快,冷聲說道,“某已經說得很清楚。”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策動第三次東征?”李景怒聲詰責,“乾脆承認東征失利,移師代北,儘力備戰,豈不更好?”

虞世基歎了口氣,“聞喜公西行返來,說得很清楚,他最擔憂的就是東、西兩部突厥相互讓步,聯袂締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