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聯盟組建不久,契丹方纔進入生長期,奚族就大肆入侵,給了契丹聯盟沉重一擊。兩族大戰的背後推手就是突厥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族自相殘殺,氣力減弱,突厥人當然樂見其成。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給中土人橫插一刀,撿了個大便宜。
以是奈曼青川冇有挑選,為了遙來部的儲存,他必須竭儘儘力把握主動,必須幫忙李風雲贏得勝利,即便隻要一線但願,也有不吝代價投入全數力量。這既是坦誠,也是儘忠,更是自救。
奈曼青川決然決定以最大的坦誠來減緩兩邊之間的仇恨和隔閡,來減少白狼對他的防備,繼而從白狼的言辭中,最大程度地“發掘”實在表象背後所埋冇的奧妙。
契丹人特彆驚駭中土。九年前,聖主即位之初,漢王楊諒起兵謀反,北疆大亂,契丹結合高句麗乘機侵掠遼西,韋雲起奉旨巡邊,向突厥人借了兩萬雄師,以假道伐虢之計,打了契丹一個措手不及,直接滅了契丹一個部落,重創了彆的一個部落,這也是大賀咄羅敏捷崛起,契丹十部演變成契丹八部的首要啟事地點。前事影象猶新、曆曆在目,奈曼青川哪敢與中土對抗?
本日中土一統國力蒸蒸日上,反觀北方突厥汗國卻在分裂和內鬨的旋渦中搏命掙紮,兩邊氣力對比一目瞭然,南強北弱,一旦南北戰役發作,中土具有相稱大的勝算,以是東胡諸種的挑選可想而知,當然跟隨在強者以後,輕鬆摘取勝利果實。
稱呼白狼為狼帥,是因為辱紇王雷和莫賀屯河都如許稱呼白狼,奈曼青川也就“入鄉順俗”了,並冇成心識到這一稱呼會影響到李風雲的表情,而奚族諸部俄然同一稱呼,倒是遭到了阿會部的影響,而阿會部倒是受鬆漠鬍匪親熱乎喊狼帥的開導,因而蓄意仿效,成果結果出乎預感得好。
“計將何出?”李風雲伸手相請。
把想曉得的都詳細問了一遍後,奈曼青川和奈曼督畔總算揭開了覆蓋心中重重迷霧,把安州乃至東北局勢看清楚了。說白了一句話,中土要拿下東北,南北鬥爭狠惡化,南北戰役越來越近。這時東胡諸種夾在兩大強者之間,必須選邊站,順我ф昌,逆我者亡,冇有第三條路。
而對東胡諸種來講,高句麗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與中土對著乾的了局就是亡國滅種,就算你病篤掙紮咬下中土一塊肉也無濟於事,中土國力太強了,一拳打不死你就兩拳三拳,拳拳到肉,直到把你打趴下為止。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東胡諸種當然不會像高句麗一樣妄自負大,重蹈覆轍,值此關頭時候,事關族群存亡,當然要做出無益於族群的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