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洋疆場,美軍節製了班塞島以後作為跳板向琉球群島打擊。完整堵截了日軍海上向東南亞日軍補給的通道。固然日軍打通了所謂的平漢線和粵漢線這條陸上交通線。
防備樂昌的第37軍回地頭來光複桂陽、臨武、藍山等地,隨後與暫2軍和99軍聯手攻擊日軍第68師團和在樂昌的日軍第34師團。第4軍共同第七戰區的軍隊由兩翼管束日軍第104師團。
第44軍重返茶、安盆地,日軍第20軍又不得不向該地區增派守軍。他的第68師團和第27師團在此後的戰役中是希冀不上了。
日軍第27師團占據交通線的幾個縣城據點。而卻被贛南的百姓軍軍隊反包抄,不時集合兵力對部分據點停止幾次爭奪。一樣的戰術,把日軍兩個師團管束在了湘贛地區。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
第4軍和第99軍調給了薛嶽,62軍調回柳桂地區,第46軍和79軍調回第六戰區。留下了第100軍、第73軍和已經從常德會戰中規複元氣的第74軍。並且把第六戰區的精銳胡鏈的第18軍。
這條赤軍長征曾經走過的入川通道有其奇特的地理上風。衝破封閉有點難度,但一旦他的軍隊衝破進入,那麼百姓軍的追堵就會非常困難。然後走遵義直取重慶。
他現在能做的隻是:一方麵趁百姓軍翼羽未豐之際攻破百姓軍大西南的防備。摧毀中國的最高批示體係。
僅以兩個軍就把全部第68師團管束在了湘南地區冇法脫身。第27師團經茶陵、寧岡向贛南推動。第30個人軍之58軍、72軍操縱地形節節阻擊。隨後與第三戰區趕上來的救兵一起對第27師團構成合圍之勢。
竟然打成了平局,戰役的主動權還拿在了薛嶽的手上。這絕對不是岡村寧次想看到的,不但冇有重創薛嶽的軍隊,反而讓他的四個師團欲罷不能。
接著是第六戰區、第一戰區從西安向華北挺進。他日本的軍隊隻好一一放棄這些地盤。東北,估計此時東北已經被蘇聯攻陷來了,他的關東軍已經玩完了。至此就算不投降也隻能退回他日本國了。
關中地區,現在的第一戰區已經不再是豫中會戰時的第一戰區了。豫中會戰第一戰區敗北以後與第八戰區歸併,由胡宗南賣力批示的新第一戰區集結了由百姓軍數支精銳軍隊構成的幾十萬雄師。再加上隴南地區地形險要,想從這裡攻入蜀地是不成能的。
但麵對源源不竭湧上來的日軍,百姓軍另有多少力量能夠反對?!還真能夠竄改全部戰局的走向。不過岡村寧次再往這方麵想就有點不實在際了。無籌辦的百姓軍與有籌辦的百姓軍還是有很大差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