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接著說:"請大人談談文章的佈局。"曾國藩喝了兩口茶,高低梳過幾次髯毛後,漸漸地說:"謀篇佈局是作文一段最大工夫。《書經》《左傳》,每一篇空處較多,實處較少,旁麵較多,正麵較少。比方精力注於眉宇目光,不成周身皆眉,四周皆目。文中線索如同蛛絲馬跡,絲不成過粗,跡不成太密。這是一種。前人文筆有雲屬波委、官止而神行之象,其佈局則有千岩萬壑、重巒複嶂之觀。此等文章以《莊子》為最,將《莊子》好好讀上二三十遍,天然熟諳了。"薛福成聽了這話,有一種茅塞頓開而豁然開朗、聰明大張之感,深深佩服總督大人學問汪洋浩大,本身在他的麵前,直有潺潺細流與長江大河之彆。
"老法師,你剛纔說八功德水是一種甚麼水?"黎庶昌問。
遠通像一個敗落戶誇耀繁華的先祖一樣,津津有味地奉告曾國藩,歸併後的靈穀寺範圍之弘大,使得江南無一寺廟能夠與之比擬。寺內的殿廡規製仿照大內修造,自廟門至梵宮長達五裡路。當中的主道,行人走在上麵,能收回一種近似琵琶彈奏的響聲,鼓掌都能夠令人模糊聽到琵琶弦在震驚,故僧眾將它稱之為琵琶街。
"大人,齋飯已備好,吃了再走吧!"遠通倉猝挽留。
"貧僧深謝了!"遠通再次合十鞠躬。
"文章以行氣為第一義。"曾國藩以必定的語氣答覆,"韓昌黎曰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低皆宜,老夫平生最愛文章有雄奇瑰偉之氣,前人有此氣者,以昌黎為第一,子雲次之。二公之行氣,本之天授,先人難以企及,然可揣摹而學之。""叨教大人,用字造句,以達到何種地步為最好?"黎庶昌問。
張裕釗的文章不到三百字,半晌風景,三人都瀏覽了一遍。黎庶昌誠心腸讚美他寫得好,吳、薛也說好,但內心並不太佩服。
"見笑,見笑。"曾國藩把筆放回木盤,謙遜地說。
"打攪了,下次再來吃吧!"曾國藩邊說邊急步走出無梁殿。他曉得,李鴻章必然是碰到了難以單獨做主的大事難事。
"前人以'氣象'二字來評詩,較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