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總督台湧也畏敵如虎,不發一兵來武昌聲援。糧儘援絕,軍中怨聲載道。十五日夜裡,當長毛猛攻武勝門時,崇綸卻領著親兵,扮裝成百姓出城逃命去了。十六日朝晨,總兵李文廣衝進我的屋子,喊道:'中丞,眼下城裡隻剩下一千饑疲之兵,再不出城,便要全軍淹冇了。'我說:'我身為巡撫,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豈可舍城出逃!'李總兵哭著說:'中丞,崇綸世受國恩,卻臨危倉促逃命,台湧握有重兵,卻一兵不發。中丞你死守武昌三個月,與士卒一起喝菜湯、上城樓,卻落得如此了局。朝廷忠奸不分,賢愚不辨,令人氣沮。中丞即使不為本身著想,也要為百戰倖存的一千弟兄們著想。他們都是忠於朝廷的硬漢。'說著說著,他便跪下,拉著我的衣袖叩首說:'中丞,我要求你為國儲存這一千忠良吧!'我被李總兵說得六神無主。俄然一陣炮響,文昌門被攻破,長毛湧進武昌。李總兵拉著我上馬,從望廟門出了城,一起向南奔來。"青麟說到這裡,低下頭來,顯出一副又羞又愧的神情。這時,劉蓉在旁向曾國藩使了個眼色,隨即離席。曾國藩對青麟拱拱手說:"墨卿兄穩坐,我出去換衣即來。"
"天私有眼,崇綸因丁憂而離職,但他並不分開武昌,仍然暗中節製文武員屬。我因吳文節公死事之慘,說了他幾句,他便遷怒於我,教唆部屬不聽號令。長毛圍城三個多月,城內文武卻各懷異誌。諸君替我想想,這武昌如何能守?" 世人感喟。
一 青麟哭訴武昌失守
關於青麟,《清史稿》本傳中有以下相乾先容:青麟字墨卿,滿洲正白旗人,道光二十一年入翰林院。鹹豐三年出任湖北學政,四年授湖北巡撫。在鄂撫任上喪失省會武昌。城破後逃往湖南長沙,後又折轉荊州。荊州將軍官文奉旨將其正法。數今後,曾氏光複武昌,受命調查曆任督撫守城情事。曾氏為此上折:"武漢之以是再陷之由,實因崇綸、台湧辦理不善,多方貽誤,百姓恨之砭骨,而極稱前督臣吳文鎔忠勤憂國,殉難甚烈,官民至今思之,即於前撫臣青麟亦尚多哀憐之語,無痛恨之辭。""吳文鎔既冇,青麟幫辦軍務,崇綸又與之百端齟齬,求弁兵以保護而不與,請銀兩以製械而不與,或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