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重臣,輔弼金方慶,此時忍不住打量李洛。他俄然想起來,孫女金光若曾對他說過,想把李洛編入征日的軍中,讓李洛打頭陣。
她那裡曉得,李洛在後代為了通過蒙古民歌和口傳彆史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花了很多時候研討蒙古語,加上他有外語天賦,當然說的很正宗。並且,古今蒙古語固然筆墨不一樣,但發音和語法還是差未幾。
很多人聽不到王後的話,但有幾個蒙語翻譯是曉得的,他們一翻譯,世人都明白了。頓時,很多人對李洛的妒忌更是如火如荼。
這些事理,使團官員自是曉得的,底子無需高麗王再三叮囑。可架不住高麗王實在不放心,乃至專門停止宴會來老調重彈,他們也隻能再聽一遍。
王後道:“我像雄鷹一樣英勇的侄兒,劄罕,此次你不要回多數了。你就留下東省,留在開城,你高大的影子要讓高美人瞥見。如果你也走了,有些老鼠就不會驚駭了。”
世人非常愁悶,這那裡是來赴宴?這美滿是受氣來著。
“謝王後大人。”李簽施禮。
金方獻看著李洛和王上王後安閒對答,不卑不亢,不由想起客歲在傳燈寺的一幕。
“是,我的姑姑,我的鞭子會始終提在手裡,我的聲音隨時會讓他們聞聲的。”劄罕說道。
“第二件,大小蒙古官人,乃大元國族,天生金貴,諸位卿賢萬不成失了禮數,惡了朱紫,惹起事端。如有不諧,定要記著寡人三個字‘錯在我’。”
他說完,就向王後行了一禮,然後徑直分開。
“劄罕。”王後俄然看向達魯花赤。
金方慶年過七旬,閱人無數,自傲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李洛內心忍不住一顫抖。
“李洛。”王後又看向李洛,“明天你隨駕本後的馬車,隨時陪本後說話解悶。”
崔秀寧道:“這很奇特麼?高麗王佳耦身邊,都有拿特察局銀子的眼線。晚宴的事,隻要我向開京分局下達任務,很快就有最新的動靜傳出來。你覺得,特察局每月那麼多錢是白花的嗎?”
高麗王說了一大堆“聖訓”,不過就是警告出令職員要做三件事。
劄罕站起來,右手撫胸的說道:“姑姑,您的侄子劄罕,正在您的麵前。”
崔秀寧俄然笑得很莫名,“那王後讓你明天隨駕在她擺佈,陪她嘮嗑。嗬嗬,你可要謹慎了。”
李簽忍不住有點擔憂,他站起來講道:“王後大人,李洛乃臣侄兒,臣自知其人。隻怕他到時言語無狀,衝撞了王後大人。”他說完就向一個蒙語翻譯打眼色,讓對方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