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皇後一怔:“那還能是誰?總不會是慧安和靜安吧!”
因為左看右看,有動機也有這個本事脫手的,就是椒房殿和東宮。孟妃秦妃就是想毒死李昌,也一定有這個本領。
毒殺李昌為弟弟報仇的事,慧安公主也不是做不出來啊!
然後,因為這個能夠性倒抽了一口冷氣,聲音都顫抖起來:“該不是慧安吧!她從小膽小率性,又最疼阿景。如果她認定是李昌脫名片殺阿景,她……”
陸明玉目光越來越陰暗,眼底的火苗越燃越旺:“勾連錢家人刺殺太子的,是李昊。如果太子遇刺身亡,李昊是最大的獲益者。刺殺不成,李昊就推李昌出來做替死鬼。還操縱李昌的死,營建出眼下對他最無益的局麵。”
這是陸明玉心中有疑慮百思不得其解時會有的小行動。
兩人得空一敘彆情,立即進入正題。
“李昊和李昌被分開關押,連見麵的機遇都冇有。再者,進宗人府的時候,他們都是被搜過身的,如何能夠帶著毒藥出來。”
東平郡王是方向太子這一邊,和其他幾個皇子也都保持不錯的乾係。以東平郡王的油滑,如何肯為太子做這麼傷害的事?
喬皇後笑得無法而苦澀:“這句話,我還想問一問你。”
“並且,李昊對李昌兄弟情深,大家都曉得。不成能,李昊決不能對李昌下毒手!”
“東平郡王和姚尚書都被關在了宮中地牢裡。查案一事,也交給了梁大將軍。”
後宮裡的氛圍,嚴峻得令人堵塞。
以是說,也怪不得永嘉帝狐疑這麼重。
陸明玉瞳孔微微收縮。
陸明玉看著喬皇後,緩緩道:“母後,連你都感覺這不成能,父皇想來也不會狐疑李昊。可究竟上,李昊纔是此事最大的受益者。”
接下來,就是三皇子四皇子。
“父皇立李昊為太子,豈不是順理成章?”
“我曾狐疑孟妃大皇子,也狐疑秦妃四皇子。就連楊嬪和王婕妤,我都一一思慮過了。皇上因五皇子之死勃然大怒,第一個就會狐疑顧忌我們母子。那麼,最大的得益者會是誰?脫手的那小我,就必然是誰!”
大皇子跛了腿,能夠解除在外。
陸明玉又點點頭,腦海中卻敏捷地閃過一個不成思議的驚人動機。
一個精力緊繃草木皆兵疑神疑鬼的天子,天然非常可駭。
“父皇生出廢黜東宮之心,要改立太子。憑甚麼就不能立李昊?”
“母後,”陸明玉冷不丁張口:“你有冇有想過,這件事的主謀,或許不是四皇子,更不是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