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允升站起來身來,謹慎翼翼的問道:“那陛下籌算如何措置啊?”

宰相無所不統,朝臣百官乃至內侍寺人,都歸宰相統領。這宮中有甚麼動靜,很輕易便傳到宰相耳中去了。董槐聽到這個動靜,會如何辦?上表請罪?還是鋌而走險?

董槐見過由丁大全簽發的台牒公文,並未狐疑有他,隻是令人籌辦了文房四寶,給宋理宗寫奏章。

宮中侍衛皆朱紫,宰相門前七品官。

“你們是甚麼人?你們可知這是甚麼處所?”雖隻是一個門房,也有幾分氣勢。

“殿中侍禦史丁大全奉詔宣董槐赴大理寺問話,這是禦史台牒。“

“胡塗,官家是讓我們宣董槐去大理寺問話,又不是來抄他的家,出來做甚麼?“

宰相府,雖不是非常威武的修建,亦有本身奇特的氣度。

“大人,為何我們不直接入府抓人?“劉林心中迷惑,忍不住問道。

“是朕讓你說的,你又何罪之有啊?起來罷“

見得董槐出府,丁大全提著的心終究放了下來,他向劉林使了一個眼色,劉林一聲令下,一百餘名流兵一起向前,將董槐團團圍住。

即使董槐是權傾朝野的宰相,終歸也是臣子,君臣有彆,既是有聖旨在此,還怕他做甚麼?

門房聞得是奉旨前來,又見來人穿戴官服,拿著台牒公文,說得理直氣壯,當下不敢慢待,當即接過台牒,直奔董槐的寢室而去。

大宋的官員,不管是京官,還是處所官,無一不巴望著能走進這宰相府。

“陛下,殿中侍禦史丁大全有告急密奏。”

“罷了,我董槐也經心了,終不是貶斥發配罷了,我這便給官家再上一道疏,隨他們去吧。”

文武百官籠中鳥,天子掌中任起落。

但若讓他現在衝進董府去抓董槐,卻也是千萬不敢的。董槐畢竟是當朝宰相,大宋向來虐待士大夫,即使官家罷了他的相,估計多數也不會真拿他下獄問罪,而他如果此時衝進府去,光是士大夫們的唾沫星子都足以將他淹死。

“讓朕再想想,你先出去吧!“

換好了朝服,安撫了一番惶恐失措的家人,董槐安閒不迫的走出府來。

************

“陛下,宰相者,輔促天子而統帥群臣,統轄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而權重。陛下現在對於丁禦史的密奏遊移未決,但這類事情,陛下宜早下定奪。如果泄漏了風聲,傳到董丞相的耳中,他會作如何想?這萬平生出甚麼變故,又該如何是好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