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反擊[第5頁/共7頁]

李適之怒道:“誰說我信不過同僚?隻是不便出口罷了。”

李適之咬咬牙道:“陛下,臣回絕安祿山的來由是……因為臣聽聞開春以來與契丹人之戰並無安祿山所報那般狠惡。臣以為安祿山言過實在,誇大襯著,甚麼大捷如此,底子無從談起。”

李適之忙道:“陛下言重了,臣豈敢如此,隻是此事……還是暗裡稟報陛下為好。”

但這些官員上奏的大多是些朝政瑣務,並不是甚麼首要的事件,都是些鬚生常談之事。比方甚麼春日耕作農桑水利朝廷要正視,要求陛下抽暇親身扶犁鼓勵百姓如此;甚麼兵額裝備招募,兵士換裝,兵器改換等事件;甚麼春暖雪化,棧道補葺;甚麼各地吉祥,天象之兆如此。

說罷伸手從龍案錦盒中取出一本奏摺來,展開讀到:“臣範陽節度使安祿山上奏:入春以來,契丹人對我範陽邊疆騷擾減輕,臣率部與之交兵七次,七戰七捷,斬敵首級六千餘掛於範陽城頭揚我大唐軍威,兵士們也都士氣高漲。然臣部下兵馬已有折損,兵器盔甲亦有破壞,並且陣亡受傷的兵士也要撫卹。臣多次上奏兵部,要求兵部批準撥款,撫卹死傷兵馬,補充兵馬缺額,改換盔甲兵刃馬匹等物質,但卻被兵部一一采納。臣不得已上奏驚擾陛下,想問一問是何事理?火線兵馬浴血殺敵,火線有人掣肘,長此以往,臣如何能服眾?兵士們如何能放心殺敵?請陛下給臣一個解釋。臣安祿山拜上。”

李適之既已開口,便不再顧忌,口中道:“臣聽聞安祿山的捷報是假的,有人企圖以與契丹交兵之機假造軍功冒領犒賞,企圖欺瞞朝廷中飽私囊。據臣所知,底子冇有甚麼七戰七捷,隻不過是一兩場小範圍的遭受戰罷了。兩邊都冇甚麼傷亡,不過戔戔數十人的死傷罷了。也冇甚麼兵刃盔甲戰馬的耗損。”

玄宗大聲道:“對啊,李適之,朕給了你兵部之權,你便有權做決定。朕隻是要聽聽你的解釋罷了,總不能朕連問一問都不成吧。”

“陛下,臣不是遮諱飾掩,臣隻是保全大局罷了,臣如果當堂說出來,怕是會引發滔天波瀾。何況臣尚在取證當中,我若打草驚蛇,怕是難以獲得真憑實據了。”

王源聽的昏昏欲睡,本就因夙起而就寢不敷的大臣們也都眼皮低垂,有的人操縱這個機遇竟然悄悄閉眼打盹起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