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戲耍[第2頁/共4頁]

“好詩,好詩。這首詩定是要傳播開來了,公然是我大唐棟梁之才。”王鉷撫手讚道,一半是對付,一半是至心。

“不必費事了,我看還是住在這館驛當中罷了,歸正也不過一兩日,便不要挪動了。”王鉷是毫不肯和羅希奭分開居住的,如果一個住城東,一個住城西,一旦有事如何照顧?本身心胸鬼胎,便也思疑王源這麼做彆有用心了。

王鉷和羅希奭身上的官服確切皺巴巴濕噠噠,但那不是因為賞雨,而是被漏雨淋濕了。

王源哈哈笑道:“言過了,言過了,不過是順手偶得。二位如果不嫌我滋擾,我能夠念一念這首詩給兩位批評批評如何?”

王源笑道:“那好,我找工匠來修一修漏雨之處,隻是苦了兩位欽差了。哎,處所接待不周啊,實在是抱愧的很。”

王鉷和羅希奭都是讀書為官,詩文又是大唐文人必備的技術,雖寫不出傳播的好詩,但卻也不是不懂觀賞之人。聽了此詩,倒也暗自佩服王源確切是個大才。當然王源的幾首詩作在長安傳播甚廣,這兩人也都讀過,實在王源能寫出好詩來,他們倒也並不驚奇。

雨勢不大,但春雨稠密,潤物入理,彷彿無處不在的滲入了全部六合之間,隻半晌以後,街巷屋簷綠樹樓閣便儘數濕透,飛簷廊牙之下便滴下滴滴答答的雨滴來。

王鉷頭道:“如此甚好。”

宋建功吧嗒嘴道:“副帥息怒,我們成都城就這一處館驛,遵循朝廷規製,歡迎官員必須在館驛落住,卑職隻是遵循規製辦事。再卑職也不曉得館驛漏雨發黴啊。想必是我們成都很少有上官前來,我們的公使錢也有限,冇不足錢用來補葺館驛,以是才這麼襤褸。”

住在館驛當中的兩位欽差冇有被那聲春雷驚醒,但很快便被另一種滋擾弄得不得不起床。那館驛本來是漏水的,王鉷和羅希奭住的兩間屋子都是漏雨的。雨水初下時倒還冇甚麼,但不久後便滴滴答答十幾處滴水,屋子也成了水簾洞。

王源瞪眼道:“咦!二位一來,便帶來了一場喜雨,要曉得本年春季貧乏雨水,全劍南道高低官員百姓都擔憂本年要受旱,冇想到兩位欽差帶來了雨水。不是我們劍南道的福人是甚麼?剛纔我站在這裡等待二位欽差的時候,見雨心喜,不由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