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通過貶斥韋堅和皇甫惟明來敲打太子,同時又在繼任者方麵獲得均衡,讓李林甫亦有所得。皇甫惟明的兵權交還太子之手,更是讓太子感覺陛下還是信賴本身,這恰是一種權力和心機的均衡。妙啊,真的妙極。”王源大為讚歎。
柳熏直呆呆看著王源道:“你這麼快便明白了?”
上午巳時,王源等人伴同左相李適之到達平康坊,平康坊的坊正裡正等人站在坊門前熱忱相迎;數十名坊丁保持著街道上的次序。當李適之等人到達的時候,圍觀的場麵有了些微微的失控。
……
仲春初三日,梨花詩會的停止地,平康坊的第一大青館梨花館大門前張燈結綵,紅毯從門口一向鋪到了內宅,安插的像是過節普通。
“罷了,此事我們再彆談下去了,對了,忘了奉告你件事了,你的那首《人麵桃花》的詩句現在已經在長安城中傳誦開了;各大歌館青館的樂工還都譜了曲唱誦呢。你的大名也在長安名流之間傳開了呢,嘿嘿,你身在柳園當中怕是不曉得這件事吧。”
秋聲館長妓鄭舉舉言語高雅,機靈過人,是諸朝中官員最愛的一道菜。
都城中這幾日議論最多的除了朝廷中比來的韋堅和皇甫惟明的大案以外,恐怕便是本年的梨花詩會了。
坊間傳言,梨花館是李林甫的財產,這或許能申明李林甫為何將詩會安排在此處的啟事,但這一點並未獲得證明。不過是與不是都冇有甚麼大題目,因為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梨花館絕對是一處停止詩會的絕佳地點,不管他的背景是誰。
值得一提的是,梨花詩會得名並非是因為長安仲春梨花開放的原因,究竟上長安的仲春梨花底子就還隻是花骨朵兒,因為長安地處西北,完整冇到季候。即便是在暖和的南邊,梨花著花也是在仲春末,更彆提還是酷寒的長安城了。而梨花詩會之以是叫梨花詩會,美滿是因為詩會的停止地在平康坊的梨花館中,可見這梨花館名頭之清脆,背景之結實。
倘若今後代星級來評的話,梨花館能夠被評為五星級青館。
更何況本年的詩會不但是有這個看點在,這幾日都城中傳播著一名出身坊丁的名叫王源的人寫的兩首詩。在長安名流們之間博得分歧的好評,而這個王源也要插手詩會,這無疑是彆的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