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在一旁喜道:“那難道是叛軍敗了?二郎也不消去領軍兵戈了?”
那親衛點頭,伸手入懷取出另一封信呈上,王源猜疑接過,展開瀏覽,俄然神情變得古怪之極。
這以後敏捷公佈了安祿山的傳位聖旨,當然那是冒充的聖旨。對於燕王安慶恩的死,嚴莊倒也給出了個甚是讓人唏噓的解釋。嚴莊對外宣佈說:安慶恩和安祿山父子情深,聞聽聖武天子殯天,燕王哀思欲絕,乘人不備自掛殉葬。其母德妃殷氏得知陛下殯天愛子自殉也哀思欲絕,遂自縊而亡。活脫脫將這一對被安慶緒揮劍斬殺的母子塑形成了有情有義為愛獻出世命的貞烈人物。
王源笑道:“陛下當然會高興,待會我們一起進宮稟報陛下去,叫陛下也高興高興。賊首死了,老是件值得道賀之事。”
高仙芝得知真正的內幕後大為驚詫,他固然對這件事產生以後的戰局情勢有些設法,但是他不能單獨做出定奪,因而立即寫信告訴王源。
譚平笑道:“妹夫,哪有那麼輕易?”
當下王源立即解纜前去散花樓覲見玄宗,他要將這個動靜奉告玄宗。不管和玄宗之間的乾係僵到何種境地,如許的大事還是要及時稟報並且和玄宗商談此事所帶來的結果的。
安慶恩的死便更是疑點重重了。安慶恩隻是個不通人事的孩童,他怎會如嚴莊宣佈的那般,因為安祿山的死而吊頸殉父?這的確是荒唐!小小孩童如何有這般孝義之舉?這美滿是瞎胡扯。連絡安祿山一向以來毫不粉飾的對安慶恩的愛好,不止一次的透暴露要傳位於他的企圖,這件事的內幕便昭然若揭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安慶恩的死也在道理當中。
王源嗬嗬笑道:“三郎,安祿山死了,另有他的兒子呢。另有史思明呢。豈會那麼等閒投降?信裡說,安祿山賊兵各部推戴安慶緒繼大燕國天子位,還定了新年號載初,大赦天下呢。”
李宓撫須道:“老朽不知。”
世人也表情鎮靜,紛繁大笑議論不已。
但是,關於安祿山和安慶恩以及殷氏的死,城中公開裡卻早已流言紛繁。所謂紙包不住火,那日夜間的變故鬨得沸沸揚揚,想掩人耳目當然是不成能的。再說安祿山和安慶恩的死有諸多的疑點,安祿山確切身上生著毒瘡,眼睛也瞎了,很多臣子都以為陛下活不了多久。但決不至於這麼快便駕崩了。並且自從氣候變冷,以及從南邊請來的幾名名醫到達洛陽以來,安祿山的病情大為好轉,肚子上的毒瘡也不像夏天那樣腐敗不堪,乃至有結疤癒合之象。安祿山乃至還訪問過幾次臣下,大臣們見安祿山除了目不能視物以外,精力倒是很好。如何就俄然死了?連絡旬日前那天夜裡的吵嚷,以及公開裡傳播的動靜和城中多量兵馬的戒嚴和小範圍的攻殺景象,明白人都心中肚明,應當是產生了宮闈之變,變成了人倫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