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蔣介石和羅耀國掃蕩北江的時候,孫中山在廣州也開端對海關發難,命令軍隊強行收回海關,是以也激發了以英國為首的列強乾與,不過孫中山終究的目標不過是關餘,為此正在和英邦談判,估計不久便能夠達成目標,今後大元帥府統治下的省分關餘一概交大元帥府,而列強辨彆一省是否為大元帥府統轄的標原則是省會的歸屬。
聽了何應欽的闡發,世人皆點頭稱是,因為數日前獲得動靜,李烈鈞、樊鐘秀的軍隊在贛南被北洋軍擊敗,現在已經逃回廣東,吳佩孚也是以挽回了“援粵”得勝而受損的威名,現在的吳佩孚仍然是一頭龐然大物,南邊的百姓黨固然要比另一個時空強大一點,但是還遠遠不是吳佩孚的敵手。
蔣介石最後倒是奉告羅耀國一個喜信,因為百姓黨現在的環境比另一個時空要好很多,同一了廣東,節製了半個福建,在名義上具有了廣西,現在還在江西和湖南有了不錯的局麵,是以在財務支出上也大大改良。
譚延闓奉令,便在舊部衡陽鎮守使謝國光(字冠軍)的驅逐下進入衡陽,建立公署,預備要討伐長、嶽,擯除趙恒惕了。於此同時寶慶鎮守使吳劍學(字熙農)也在寶慶府(今湖南邵陽)起兵呼應,另有一個湘西王陳渠珍也被孫中山和譚延闓委任了職位,不過這位湘西王倒是真自治,不會乾與湘西以外的事情,固然接了委任但是彆希冀他有任何動靜。
“輔文,固然說以譚公的舊部足以擯除趙恒惕,但是不解除趙恒惕在情勢危急之下會引北軍入湘,你們三個師就留在韶關等候號令,隨時做好北上援湘的籌辦。”蔣介石叮嚀了一番又轉過來對譚延闓道:“譚公,如果驅趙倒黴這三個師也能夠北上,三師北上今後的統統軍事行動都聽譚公批示如何?”
聽完譚婆婆的打算,羅耀國的感受就是四個字“婆婆媽媽”,這個民國亂世真是甚麼樣的鳥都有。譚婆婆的意義是湖南內戰,外軍不要乾預,由湖南軍閥自行處理。那要羅耀國、何應欽另有很能打的桂係三傑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