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還見到了泰生爹,這位胡姑父大名為二牛,明蘭本覺得既有二牛,上麵定然另有大牛,實在不然,傳聞當年胡家老太太在生兒子前夕夢見有人白送了他家兩端牛,後便給兒子起名二牛,牛姑父人很好,一向跟在大舅子盛維背麵忙進忙出。
李氏要理家備婚,隻好叫兒媳文氏去逮她們返來,何如文氏原就不是小姑子品蘭敵手,明蘭又不便管,隻能睜隻眼閉隻眼算了。
女人家不好拋頭露麵,便既不能去喜堂去觀禮,也不能在外客中走動,品蘭幾次想衝破重圍到前頭去看熱烈,都被明蘭扼殺在抽芽中,反被扯著到後園子去看新紮花樹,李氏清楚品蘭性子,百忙中遣了人去叫女兒到後堂去陪老太太和眾女眷說話。
實在品蘭很聰明,不過之前李氏教不得法,又不如明蘭說入耳,嫂子文氏又隔了一層不好細說。品蘭細細想了頗覺有理,歸去後便跟著母親看她理事風景,見母親批示人手收嫁妝,打賞仆婦,安床備席,每天都有十幾個婆子圍著問這問那,隻忙軲轤普通,品蘭忽覺母親辛苦,便乖乖跟著明蘭一道做每日功課:臨帖,刺繡;連著誠懇了好幾日。
那丫環為莫非:“女人,這可不成,太太叮嚀過……”明蘭見小丫環連汗都急出來了,便道:“你先走,我和你們女人這就疇昔。”
“由她們去吧,小孩子家家,想玩就多玩會兒吧,有活力些好,冇木頭人普通。”大老太太淺笑著得救,盛老太太看李氏一臉難堪,本想訓戒明蘭一番,可轉眼瞥見明蘭這些日子玩麵龐紅潤,精力倒比在家時還好,心中不忍,便感喟道:“侄媳婦如何不疼孩子,隻是這女孩子家……現在不拘著她們,將來怕是要刻苦。也罷,侄媳婦你且擔待些,待過了梧哥兒婚事,再好好清算這兩隻小猴兒。”
品蘭總算開了笑容:“那還不都是我娘做了功德!那年秀蘭姐姐連夜哭著跑來我家,叩都城磕出血來了,求我爹孃彆讓三叔把她嫁給一個黑心老財做填房,我娘好輕易把她保了下來,還做主把她嫁了現在姐夫,姐夫考上秀才後一向中不了舉,也是我爹爹去疏浚了乾係,讓姐夫在鄰縣做個教諭。”
現在看品蘭有些懂事,李氏大覺欣喜,可瞧著品蘭低頭沮喪模樣,又覺心疼,揉著女兒頭髮道:“你明mm平日在家裡端方極重,現在來了咱家,你隻要彆特彆,便帶著她園子裡頭逛逛,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