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歙並非誠懇要對老友坦白,隻是有些心機不能宣之於口,他隻是說:“陰氏對我有大義,我不能袖手旁觀。至於如何之大義,恕我不能言。”
就在郭聖通傳出孕信不久,陰麗華也傳出了孕信。
隗囂聽了,愀然不樂,他說:“如卿所言,可比高祖尚勝一籌。”
隗囂與馬援同臥起,詳細扣問東方的傳言與京都得失。
馬援呢,對劉秀的心機也能猜到一二,但他並不以此為慮。數月後,馬援卻不得不上書求屯田,直言三輔地曠土沃,此番所帶來賓甚多,又不知禮節,故有此求。劉秀由此看出馬援策畫如何,準其所請,使司隸校尉引至上林苑中。當然,這是後事。
馬援聽後,內心總算釋疑,既然來歙說不能言,他自是信來歙有不能言的苦處,隻是,作為老友,他還是想說:“陰氏不宜厚交。”
陰麗華笑道:“可王妹要等蒼王弟會走路纔會有。要不,義王今後和陽王弟多去看蒼王弟,看蒼王弟甚麼時候學會走路,你就來奉告母妃,母妃就給你一個王妹,可好?”
本來郭聖通抽絲剝繭發覺到劉康一事與劉秀有關,因而她對劉康愛如珍寶,再加上郭聖通為劉秀擋了刀,這讓劉秀的態度稍稍得以和緩。冇想到,有些事始終還是被劉秀曉得了,這讓郭聖通之前的儘力皆成了徒勞。
馬援深思後回道:“不如高祖,高祖無可無不成。今陛下好吏事,行動必有法度,又不喜喝酒作樂。”
劉義王聽陰麗華這麼說,想了想,方回道:“兒臣喜好蒼王弟,但兒臣想要王妹。”
馬援對隗囂說:“前至朝廷,陛下引見數十次,每次召見扳談,自朝至暮,言無碎語。才明勇略,非人能及。且心悅見誠,無所隱伏,豁達大節,略與高祖不異。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宿世無可比擬。”
自從劉義王愛美,便一向衝著陰麗華的肚子喊王妹,經常讓陰麗華與劉秀為此哭笑不得。陰麗華曾問劉義王為甚麼是王妹,劉義王說喜好王妹,王妹能夠跟她一起。
劉秀不由為之發笑。他想了想,回道:“這個明日你問母妃,母妃會奉告你。”
綠草枯黃,春去秋來。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八月,劉秀使太中太夫來歙送馬援西歸。
劉秀笑道:“父皇從不騙義王。”
劉秀見劉義王哭了,自是不忍,趕緊把懷裡的劉蒼交給一旁的嬤嬤,彎下腰一把抱起劉義王,哄著劉義王說:“義王隻要不哭,父皇很快就讓母妃給你生一個王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