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見《史記・劉敬叔孫通傳記》,下同。
[15]李廣事見《史記・李將軍傳記》。
[2]見《漢書・外戚傳上》。
第二章
[14]見《漢書・百官公卿表》。
[7]田生即雲“呂氏雅故本推轂高帝就天下”,見《史記・荊燕世家》。
[16]見《漢書・武帝紀》。
[21]見《史記・平準書》。
[22]見《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25]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24]見《史記・苛吏傳記》。
[28]見《漢書・爰盎晁錯傳》。
[11]見《漢書・循吏傳》。
[17]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傳記》。
[17]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食貨誌》及《文獻通考》。
[17]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傳記》。
[7]見冒名班固的《漢武故事》。
[6]《史記》等書述漢惠帝、呂太後故事多不成靠,早已由呂思勉先生指出,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第四章
[13]請參看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3]秦二世胡亥繼位時二十歲,卒年二十四歲。
[26]請參看王子今《漢武豪傑期間》。
[2]見《史記・汲鄭傳記》。
[24]見《漢書・刑法誌》。
[14]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23]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等。
[16]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7]見《史記・吳王濞傳記》。
[1]本節所述張湯及其他苛吏事,如無另注,均見《史記・苛吏傳記》。
[13]見《史記・苛吏傳記》。
[25]汲黯事蹟無另注者均見《史記・汲鄭傳記》。
[4]以上均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6]霍光和霍去病的父親,《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作“霍仲孺”,《漢書・霍光金日傳》作“霍中孺”,但注音讀如仲。
[19]請參看閻步克《帝國開端期間的官僚政治軌製――秦漢》。
[3]本章所述秦漢官製及官僚政治,亦請參看閻步克《帝國開端期間的官僚政治軌製――秦漢》。
[10]見台灣學者傅勝利《中國通史》引方壯猷說。
[1]本卷所言漢武帝事,除另有註釋者外,均見《史記・孝武本紀》、《漢書・武帝紀》。
[21]高祖所封十王,荊王劉賈戰死,故地改封吳王劉濞。趙王快意被毒死,其地改屬呂祿。梁王劉恢被氣死,其地改屬呂產。淮陽王劉友被餓死,其地改屬劉。燕王劉建病死,其地改屬呂通。齊王劉肥病死,子襄繼位。所餘者,高祖四子代王劉恒,七子淮南王劉長,四弟楚王劉交,侄兒吳王劉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