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刺當晚,二人連夜商討的成果,與楊致的叮嚀不謀而合:明麵上假作若無其事,公開裡設局誘捕。而在收到楊致回函的十一月初四日深夜,濟南分署院內公然又有了不小的動靜!(未完待續)
這是雲娘被任命為偵緝司大統領以來,楊致第一次親成分撥詳細任務。於她而言,這幾樁都不是難事。
究竟上,蘇子明與劉二都冇有想到,楊致的回函會來得那麼快。回函到了,等楊致人到濟南,二人覺得最快都要在十一月初旬日前後了。蘇子明的心機靈謀與劉二的專業水準,都無庸置疑。如果等候楊致的唆使再來予以應對,黃花菜都涼了。
薛青雲的腦門上已是盜汗直冒:“請侯爺稍安勿躁,此事還須從長計議。”
楊致的決定令三人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冷氣。隻見他神采冷峻的道:“二哥,我稍背工書一紙回函,請你連夜捎去濟南。同時射半途的秦氏分號備馬策應,日夜兼程換馬三至四匹的話,三日以內我應當能夠趕到濟南。”
而另一個“楊致”一如平常,與同住在海關總督衙門後宅的張乾、薛青雲共進早餐,而後在薛青雲的伴隨下,大搖大擺的前去城外安設衙役的宅院。張乾竟然冇有任何多餘的反應,薛青雲若不是事前得知,用心細看,哪能想到這個“楊致”竟然是由雲娘易容假扮?
不想十一月初四日晚間,便收到了楊致的親筆回函:謹慎防備,還是視事,誘捕殺手,等我前來。
正如楊致所言,中間少說另有三五日的時候差,薛青雲與雲娘大能夠安閒安插。
三人用心靜聽,細想之下。楊致說的確切有事理。
這年初甚麼都是親筆,蘇子明手書的《大夏海關總督衙門暫行條例》,楊致曾經幾次閱看過量遍,言簡意賅的密函確屬出自蘇子明的手筆無疑。
蘇子明的遇刺,一時候令楊致慚愧無地。利字搶先,如若所涉好處龐大,足以令任何人喪芥蒂狂。太高估本身了!太低估敵手了!
看過密函以後,麵無神采的問道:“你如何看?”
雲娘驚詫道:“三日以內趕到濟南?侯爺,……你是不是瘋了?你覺得你是鐵打的麼?”
那一日雲娘應邀前來,特地為楊致“烹製菜肴”,安然回了知府府衙。過了兩日,從府衙傳出動靜,廚娘雲娘請辭回籍。知府大人固然不捨,還是安排管家將其禮奉上船。至於雲娘故鄉那邊,無人曉得。又過了一日,海關總督衙門後宅悄悄多了一名麵龐差異的青年“文士”。抹去假裝的雲娘端倪如畫。看起來約莫二十四五歲年紀,一身男裝頗顯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