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過把癮[第2頁/共3頁]

陳文遠要麼不說,要麼比王雨農說得更直:“耿進有功,無可否定,兩位王爺對此均無貳言。若論兩份奏章有何辨彆,寧王奏請皇上聖裁,不過是為避嫌。康王保舉耿收支任太尉,頗顯開闊。”

常日諸多覲見天子的王公重臣多有打賞,馬成早已收得順手。現在楊致是公認的財神爺。理應更偶然裡停滯。本日神采間倒是有些內疚,低聲支吾道:“侯爺,灑家本應沾一沾兩位小侯爺的喜氣。隻是灑家收了個遠房本家過繼的兒子……。”

這年初不是誰家的孩子都能讓天子起名。凡是隻要天子寵任的近臣,或是功績極大、德望甚高的重臣,纔有機遇享用這類高規格的報酬。朝臣後代能得天子賜名,不但麵子光鮮極具光榮。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合用性:因為孩子頭上有了這道光環,將來的身家性命與前程也多了一層特彆的保障。

淨身入宮能混到有人過繼為子的份上,已可劃入寺人當中的超等戰役機之列。與宮中內侍過從甚密,乃是朝臣大忌。馬成在這個時候敢走楊致的門路,若非出自天子授意,那麼足以可見對他阿誰繼子是多麼看重。

馬成是天子的貼身內侍,楊致尊奉“一張衛生紙也有它的感化”的信條,就算不必決計湊趣,也毫不無端獲咎。每次進宮,對馬成或多或少必定有所表示。

事涉爭儲,陳文遠與王雨農都非常謹慎。陳文遠皺眉不語,王雨農思考半晌,答道:“兩位王爺的奏章,老臣俱已細心拜讀。對於黃郭一案的措置,兩位王爺觀點根基分歧。都是諫言重處,允其罰金抵罪,以昭顯赫赫皇威。兩位王爺都已統兵多年,於雄師賞撫一節,天然駕輕就熟。對於雄師分兵移駐那邊各有觀點,與文遠所見大同小異。隻是裁軍一事,均未提及。對於耿進怎生安設,則略有分歧。寧王隻說耿進有功,奏請皇上聖裁。康王亦說耿進有功,薦其出任太尉一職。皇上,老臣覺得,兩位王爺的奏章都是用了心的。”

“不可!誰勸都冇用。”楊致還是語氣固執的毫不承情,一臉愁悶的說出了原委:“你們都是子子孫孫一大堆的人了,可我還是頭一回做爹咧!皇上,您就讓我好好過一把癮。莫非不成嗎?”

天子略顯怠倦的道:“耿進父子是當兒的死黨,敢兒與他父子極少來往,這些都不是奧妙。你們與朕亦臣亦友,何必如此謹慎?不瞞你們說,作為臣子,他二人的奏章無可厚非。作為朕的兒子,朕對他們絕望之極。”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