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深思,天子素有知人善用之明,斷不至於將鎮守如此計謀要地的重擔委與有勇無謀之人,由此可見葉闖定然不是等閒之輩。天子心機深重,是精通均衡之道的大師。太子日夜呆在天子身邊,平時再裝得如何“勤懇仁厚”,天子都毫不會讓他有任何掌兵逼宮的機遇,不然太子也不會選在班師還朝的當口鋌而走險了。次子寧王與三子康王各擁重兵鎮守在外,天子更不會把擺在家門口的精銳禁軍交到他們手上。想來想去,葉闖應與王雨農、周挺等人一樣,屬於天子的鐵桿親信一類。
正自沉吟間,朱大為已然迴轉來報:“大將軍,葉將軍親率帳下統統將佐出城相迎!”
天子自即位以來滿天下打了個不亦樂乎,乃至於夏號角稱百萬雄師猶感兵力捉襟見肘。即便如此,仍在潼關駐有五萬精兵扼守,占了二十萬禁軍的四分之一強。在大夏禁軍體係,潼關守將是排名於禁軍大將軍及兩位副將以後的第四號人物,凡是是軍方領袖階層第二梯隊的首要人選,新老兩任樞密院太尉衛肅、陳文遠、現任武威大將軍耿進等大夏名將均前後擔負此職。
楊致在外人眼裡是臭名昭著的信陽奸商之子,來到這個天下今後耳濡目染,推己及人撫心自問:想要差遣這十名校尉帶領和他們一樣年青的兩萬兵士斷念塌地的為本身賣力,若隻仰仗幾句像“精忠報國、建功立業”之類的標語加以亂來,遠不敷以激起他們骨子裡的主動性。
大棒與胡蘿蔔矯捷組合交叉利用,是楊致早已玩得溜熟的慣用伎倆:“我方纔說過,我們已經緊緊綁在了同一條船上。如若實在不肯跟我乾,現在趁早滾蛋還來得及!開弓冇有轉頭箭,都給我豎起耳朵聽好了:你們頭上隻要一片天,那就是我!有膽敢方命不從者,殺無赦!有膽敢耽擱軍機者,殺無赦!有膽敢與任何外人私相勾連來往者,殺無赦!”
顛末再三考慮,楊致認定已經勝利的搶在太子前麵趕到了潼關。按護駕兵馬普通的行進速率來推斷,最快也要在明日大年初二傍晚或後日上午方可達到。當即長噓了一口氣定下心來,掉轉馬頭往回走。五名校尉當中朱大為較為年長且經曆過實戰,楊致命其采選二十名精乾兵士先行去關前通報,本身帶領四千馬隊隨後安閒緩緩進發。
但是世上最難揣摩透辟的就是民氣,太子企圖提早交班絕非突發奇想。楊致趕來潼關想做的事,如果葉闖情願,不但一樣能夠做,並且做起來還要比楊致的底氣足實很多。但楊致現在最感擔憂的是:反過來也一樣如此!葉闖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