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趙恒駭然大驚道:“千萬不成!請飛虎侯三思啊!”
楊致將和談地點安排在禁軍大營行轅議事大堂。他是天子指定的首席構和代表,天然坐了大堂主位,趙恒與王雨農一左一右坐在他兩旁。在威武肅殺的虎帳停止和談雖非絕無獨一,卻也並未幾見。樞密院太尉陳文遠、禁軍大將軍耿進及副將曾賢明等一眾軍方巨擘與禁軍初級將領,都饒有興趣的自發前來,在堂下分坐兩旁列席旁觀,耿超也鮮明在列。
楊致聽了忽爾赤的親隨傳達突厥使團的態度後,眼睛都不眨的叮嚀道:“來人!將這個傻鳥拉出去砍了!把人頭給那位國師大人送去,也好讓他當真想想清楚,他是跟誰在媾和。”
列席旁觀的軍方將領們大多不是甚麼高雅的主。楊致話音剛落便有人忍不住噗哧笑出聲來,隨後代人無不捧腹大笑,大堂以內頓時笑做了一團。
用血淋淋的人頭來“以德服人”,趙恒與王雨農不但還是第一次見到,並且是有生以來頭一回傳聞。
楊致說得一點不錯。忽爾赤並未因親隨被殺就憤然放棄和談。究竟上即便決定放棄的話,全部突厥使團毫不成能活著分開長安。但大夏如果決意死戰到底的話。也不必將突厥使團留到現在。以是忽爾赤沉著的思考一番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大夏必然會與突厥媾和!
楊致禁不住心下暗讚,同時也下定了決計:像太子那樣庸碌無能之人,又如何會是這等精乾之人的敵手?毫不能讓此人活著分開長安回到突厥!和談必須勝利,但本日必殺忽爾赤!
此前楊致對忽爾赤隻聞其名未謀其麵,見他言語恭敬卻毫無懼色,一開口便知是個肚裡很有些貨品的短長人物。當下殺心頓起。不動聲色的笑道:“大夏欽封一等飛虎侯楊致,謹代表大夏天子陛下與太子殿下。問候你家圖邪可汗本人,另有他父親母親以及百口。”
太子不由伸長了脖子拭目以待:我恰是一收場就在這個碴上吃了癟,我倒要看看你楊致會有甚麼高招?總不能用強將人家按倒在地,再把他的國書搜出來吧?
忽爾赤當然曉得中原王朝有“兩邦交兵、不斬來使”這一說,可阿誰叫楊致的魔王彷彿並不太講究這個端方。如果不是鐵了心決定死戰到底,普通環境下冇人會這麼乾。
新近受命主理和談的楊致,與先前稱不上是敵手的大夏太子完整不是一個層次。從拘禁使團到請旨開戰,從置之不睬到斬使打單,都是為了揭示大夏空前倔強的媾和姿勢,從心機上向突厥使團施加龐大的威壓,以便在和談中爭奪到對大夏最為無益的籌馬。既然如此,不過是在和談中多作些讓步就是了。又何必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