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不由皺起眉頭:“在鄉間,找處空位不難,如何會如許?”
徐平恍然,學社既然稱社,天然是鄉民的自助構造,會社講究的就是一個公允,入社的人遵循人頭湊分子,並不因為家貧家富交很多了少了。周正海此人看著粗鄙,冇想到做事這麼邃密,他還真是遵循端方來,多一文錢也不出。
唐從禮起家施禮:“稟都漕,本縣的知縣相公一貫重學,自來了以後,修了文廟,還立了縣學。特彆是從本年開端,又勸諭各鄉設學社,現在鄉裡好學之風正濃。”
“嗯,我也傳聞,張知縣在勸學上甚是上心,四周州縣首屈一指。鄉裡的學社固然隻是讓鄉民開蒙識字,但也不要藐視。今後用到讀書識字的人越來越多,都要靠你們這些人培養門生。總有一天,不能讀書識字,就會如睜眼瞎子普通,在外寸步難行!”
周正海笑道:“官人說的這些,我們天然是想的。隻是這魚固然水裡多的是,能夠又不好運又放不久,如何換錢?汜水城裡和鄉間草市,這都是頂不值錢的,河裡隨便釣釣就有了,哪個會費錢去買了吃。除非是有大事要宴客,不然冇人買魚的。”
一邊方纔坐下的周正海聞聲了這話,倉猝又站了起來,大聲道:“官人公然是有學問的人,這話說得最有事理。如果在內行走,不會讀書認字可不是如同瞎子一樣!小的時候俺爺俺娘就教我,要跟著先生好好讀書,可惜我聽不出來,現在實在追悔莫急!”
周正海一挺胸膛:“回官人,我入了!”
一邊的鄭中攀也跟著點頭:“吃不慣,吃不慣!”
徐平交來回回看了他們幾遍,纔對唐從禮道:“既然這位周員孃家也入了學社,他是大戶,又合法著本地裡正,如何會湊不出質料來。”
這些處所上的本財主事特彆多,徐平也懶得理他們,就當冇有瞥見。
“稟都漕,比來一年因為不興差役,即便官府征發徭役利用民夫,活講做足了以後再做也有錢發下來,鄉裡壯丁偶然候,鄉民手裡也有一點閒錢,學社辦得還紅火。我們這裡十戶裡倒有三五戶都送後輩退學,好歹開蒙識幾個字。隻是門生學問有限,也隻能教他們一些《百家姓》、《千字文》之類開蒙,詩書就力有逮了。”
徐平轉頭看了一眼坐著的周正海和鄭中攀道:“你們兩家冇有退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