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查賬,與店東群情代價,孫二郎聽到,不由上前拱手道:“恕小民冒昧。官人剛纔說這店要一百三十貫發賣,這代價就甚是劃算了。”
孫二郎千恩萬謝。王安石好人做到底,讓店東取了紙筆,給孫二郎連社名都寫了。
王安石想了想,對孫二郎道:“你們是買貨賣貨,做販子的,便叫彙通社如何?彙為收,通為散,一買一賣,彙通天下有無,可還對勁?”
“朝廷已下敕令,要各地不準再設攔頭,稅賦按製征收。此事不易做,便先讓縣衙裡的公吏接下來。他們都是做了多少年公事的,曉得分寸,必定做得好!除了攔頭,縣裡另有各種監當職事,都能夠讓吏員去做,免生不測。”
王安石沉吟了一會,才道:“倒不限本村夫,隻是店鋪買了以後,免稅一年,今後是要征稅的。若要買店,當要保人,最好有產業在本縣。”
王安石點頭:“如此說倒也要得。明日我便派人張榜,你揭了榜到縣衙去交訂金便是。”
王安石看了看這幾小我的施禮,道:“看你們是行商的,不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