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頁/共3頁]

徐平笑了笑,說道:“稚圭,我們相知多年,這些客氣話就不必講了。戰報必定已經到了朝廷,我們的表章如何上,也要儘快定下來。”

“好,那便如此定下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任福。”徐平說著,站起家來。

一支軍隊如果如許打下去,還能希冀甚麼呢?軍事軌製,起首要包管這個體係內的人在軌製的束縛下,少出錯,乃至不出錯,其次還要把優良的人選出來,把分歧適的人淘汰掉。現在卻做不到如許,淘汰隻能靠仇敵的刀槍,這如何能行呢?

“我感覺,有三件事必須做。第一件,厚殮任福,讓其子任懷亮扶柩回京。彆派大將護送,耿參軍等無家人在西北的,一併運回京去。他們不負朝廷,朝廷也不能負他們,以勸忠貞敢戰之士。第二件,儘快毀滅山中殘賊,清算兵馬,為前麵的戰事做籌辦。我們兩人要籌議出一個方略來,下一戰如何打,報與朝廷,等樞密院宣命。第三件,便是此戰的是非功過,總得有一個說法。不能仗打完了,是一筆混塗賬。”

看龐籍還是板著臉一言不發,韓琦道:“那便如許,任福棺木城中已經備妥,收殮以後由其子懷亮扶回都城。彆遣本路走馬崔宣帶五百兵馬,沿途護送,其他的陣亡將士也一起回京。環慶路的陣亡將士,我們還是與王經略籌議過再作決定。如何?”

龐籍看韓琦,韓琦略一深思,拱手道:“便依都護說的辦,如此最好!”

一一看罷,徐平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有些哀痛,又有些氣憤。禁軍將士上陣參戰,臨戰張望乃至望風而逃的有很多,但另有更多的如任福和耿傅如許的將領,在陣前哪怕一死,也毫不後退。但究竟就是如許無法,能戰敢死的人就真地死了,那些臨陣脫逃的將領卻活了下來,還隻是被略施薄懲,不遲誤他們在將來登上高位。

任福的屍身已經運回鎮戎軍,停在城中的一處小寺裡。他的兒子任懷亮守在那邊,等決定了以後扶回都城。因為劉滬到的及時,任福的屍身完整,包含他的盔甲、兵器以及旄節等一應俱全,全數收在那邊。這是一個大將最後的莊嚴,斬將與奪旗,是最能打擊軍隊士氣的。任福雖死,他的這一套儀仗還是完完整整。

任懷亮含淚謝過,有了火線兩位帥臣的這個態度,任福身後報酬的基調便就定下來了。

因為任福死得窩囊,連帶著韓琦也感覺窩囊非常,在任福身後賜與了他超格報酬。給錢讓其子扶柩回京是普通的,但派兵馬沿路護送非比平常,是火線的將帥表示出來的激烈態度。無樞密院令,沿邊兵馬不得入本地,哪怕是走馬接受崔宣帶著也不可。涇原路的五百兵馬,隻能送到本路邊疆,再向前走就要等樞密院同意才氣夠了。不過不管是徐平還是韓琦,都不信賴樞密院會把這五百兵馬打發還來,不然邊帥與樞府的梁子就結下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