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這一點,徐平對郭諮道:“這冇有甚麼,事情那裡有一步就勝利的事情,你隻要在奏章裡把這類環境明白寫清楚就好。記著,通行小鐵錢最主如果讓百姓便利,官府稅收增加隻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不要把主次搞倒置了。”
喘了口氣,郭諮接著道:“唐、汝、蔡三州行小鐵錢,現在在官方已經通行無礙。剛開端的時候另有百姓不肯收鐵錢,現在則與銅錢一樣並行,再也冇有人決計不收。”
“好,那麼方天岩的新茶在京西路北部賣的如何?”
徐平指著身邊的凳子道:“坐吧,你一去幾個月,說說京西路的環境如何?幾州試行小鐵錢可還順利?方天岩的新茶在京西路賣的如何?”
在汝州的環境最好,因為有徐平的同年趙諴在那邊做知州,事事都照顧。蔡州知州是王素的兄長王質,運轉也還順暢,唐州那邊的環境就要差一些。
自太祖時候起,便規定官方百姓拿著本身種的蔬菜生果到集市出售免稅,都城內裡有大量挎著籃子做買賣的人,也跟這類貿易行動免稅有關。牢固攤子,有了店鋪,官府就會收住稅,而肩挑手提的買賣人則是不交稅的。
話單剛落,郭諮從門外出去,向徐平施禮:“下官郭諮,見過副使!”
“不錯,鐵錢用的最多的就是鄉間草市,那邊極少稅算。”
正在徐平看得出神的時候,門彆傳來保衛軍將的通報聲:“稟副使,判官郭諮自京西路返京,門外求見!”
徐平現在每一步走得很謹慎,一個首要啟事就是每項鼎新的利弊不是專業的官員很難清楚地判定,不消數聽說話,偶然候講事理是講不清楚的。
新法團茶實際就是徐平宿世的發酵茶,像普洱六安茶之類。這些茶都是壓成餅,與現在通行的團茶表麵上有類似之處,但在工藝上也還是用炒青代替了蒸青,並且又顛末端發酵的工序,比現在的茶耐儲存很多。
(備註:書中前麵把京西路的轉運使設成了王雍,比汗青中實際的任職時候提早了約莫兩三屆,成果與在蔡州的王質撞車了。書中不好變動,向讀者道歉,按躲避法兩人是冇法如此任職的,這是書中寫時考慮不周的縫隙,實際並冇有這類環境。)(未完待續。)
“為何?”話一出口,徐平便就明白過來,“是不是用鐵錢的都是這些小買賣,向來都是免稅的,買賣增加再多,也冇有多的稅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