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假於闐國[第2頁/共3頁]

兩人一起施禮:“統統服從經略相公叮嚀。”

徐平笑著點了點頭,又對安諤之和李吉道:“朝廷有旨,西北來使一提要停於秦州,未得詔旨不得東行。如果有貢物交朝廷,由處所派廂軍護送。沙州新複,你們的身份分歧於普通使節,到底該如何措置,我也要稟過朝廷,你們先在秦州安息。”

劉渙點頭:“明白了。不知經略有甚麼事件要交代給我。”

喀喇汗國現在也麵對分裂,入貢的所謂於闐國,實際上是其東部本來的正汗一支,宋人稱為黑韓王。喀喇汗國的西部是本來的副汗一支,此時勢力強大,不再認東部汗國為宗主了。那一帶的情勢非常龐大,兩邊貿易無所謂,但一旦政治參與,就要格外謹慎。

安諤之合什施禮:“托經略相公的福,上國在卓羅城一場大勝,滅了黨項人的氣勢。這一起來,固然州城處所還是黨項人在管,不過隻要不進城,一起俱是通暢無阻。”

徐平不像前任一樣胡塗,李璋部屬的機宜司,操縱商隊的身份保護,早已經把周邊的乾係大抵梳理清楚。現在的於闐國到底是如何回事,徐平內心稀有。

當真來講,這些禮品不是送給徐平一小我的,而是給秦州帥府的,跟朝廷一樣要給來使回賜。這本身是一種特彆的貿易,需求對禮品詳細估價,然後再決定回多少。徐平收了禮單,等過後再讓三司詳細算了代價,纔好決定支出多少。

實際上於闐國已經於數十年前被滅亡了,攻滅他們並保持那邊統治的是黑汗國,又稱喀喇汗。占據於闐後喀喇汗國一向利用於闐國的名頭入貢,與大宋的朝貢貿易,特彆是乳香貿易,是喀喇汗的首要財路。大宋搞不清楚那一帶的各族各國到底是如何回事,根基沿續汗青常例,他們入朝進貢便就歡迎,來的到底是甚麼人,甚麼身份,實際一頭霧水。

伊斯蘭教東傳,西北各佛國紛繁毀滅,是伴跟著一場又一場的戰役的。突厥語中傳播下了一首詩:“我們如大水奔騰,走進了都會,拆毀了佛廟,在佛像上屙屎。”實際上在徐平宿世,西北地區以漢報酬主的處所,大抵就是宋朝擴大到的處所,其他各政治權勢是偶然於文明擴大和死守的。認識到這一點,徐平就對這個所謂的於闐國格外謹慎。現在大宋對於的是黨項,但剿除黨項以後,權勢必定伸展到河西地區,乃至是西域。正麵對毀滅傷害的西域各佛國,幾近能夠百分之百的肯定會尋求大宋的庇護,阿誰時候就和不了稀泥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