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3頁/共4頁]

這實際上就是後代的砂石公路,因為徐平宿世大量在國防門路鋪設,有的處所又稱為“國防路”,看起來不起眼,卻有很多講究。這路最大的好處還不是徐平講的那些,而是能過載重車輛。因為路基都是石塊,上麵是小石子,重型車輛通過的時候小石子卡進大石塊縫裡,使路有了必然彈性,不至於一壓就壞。不過這年代也冇甚麼載重卡車,這最大的好處反而冇甚麼用了。

徐平想了一會才道:“南北地理分歧,北方枯燥,夯土路當然冇甚麼題目。嶺南這裡就不可了,一到雨季雨就下個不斷,路上冇個枯燥時候,夯土那裡禁得起雨水浸泡?這類路上麵路基都是大石,上麵是小石塊,最上麵纔是摻著黃土的小石子,雨水能夠順著石縫流下去,不至於積水。在這類潮濕處所還是這類路合適,就是石板路也比不上,石板雨天路滑,壞得又快。”

陪著桑懌在承平縣裡玩耍了兩天,各種本地特性美食吃遍,徐平便陪著他出了承平縣。桑懌去遷隆峒找高大全,徐平則視查蔗糖務新開的蔗田。

接下來的日子,不知另有甚麼奇特的事在等著他。

自從到了邕州徐平也風俗了進店先來一盤牛肉開胃,又要了幾樣本地小菜,與桑懌喝了三杯。

閒談幾句,桑懌看著店前的路問徐平:“自進了嶺南,從桂州那邊一起下來,都是這類石子鋪的通衢,馬走起來甚是輕巧,就是蹄鐵磨得短長。我也問了本地人,都說是從邕州這裡學疇昔的,路如許鋪有甚麼說法嗎?之前在中原的時候,就是官道也不過是夯實罷了,如何這裡就不一樣?”

桑懌喝著酒,看著路上的行人,感覺來了邕州,更加看不透徐平這小我了。之前在中牟的時候種地,徐平有各種奇思妙想,能夠說是種地也種出花來了。冇想到來到嶺南,還是各種百般風趣的怪主張層出不窮。桑懌是多年走南闖北的人,又在基層任職幾年,天然曉得這路不像徐平說的那麼簡樸。嶺南難就難在路難走,真要讓徐平把這類鋪滿嶺南,無異於為大宋再造一個江南。

真正的事理桑懌那裡一下就想清楚?不過徐平已經把大抵說了,今後在這裡日子長了總能搞清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