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讓元昊終究放棄了打擊麟府路的是府州知州折繼閔,本年方纔二十三歲。本來繼位的是他堂哥折繼宣,因為施政殘暴而罷免,由折繼閔繼任。固然年青,折繼閔卻多謀善斷,心機靈敏,冇有暴露馬腳,元昊終究轉頭向西。
“劉平,石元孫,管軍大將軍啊,竟然離陣上前衝殺!荒唐!他們但是十幾萬雄師的統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覺得本身是營批示使嗎!兩人就是萬人敵,衝上去又有多罕用處?主將一冇,全軍潰敗,唉——”
把朝報還給李璋,徐平坐到桌後,看著窗外出了一會神,歎了口氣,對李璋道:“僅僅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一戰得勝,非常錯處有八分要算在批示無方上,最多一兩分算到火線將士不能死戰上。戰冇者兩成,神衛軍冇有崩潰,黨項也不敢銜尾而追,他們勉強當得起精銳了。最讓人感覺卑劣的,是他們撤返來了,卻把主將送給了番賊。”
在東線麟府、鄜延、環慶三路摸索了幾個月,終究在正月中旬,眼看著春季將到的時候,被元昊在延州抓住了戰機。他先向範雍詐降,使範雍放鬆了防備,然後沿洛水穀道攻保安軍,而後沿渾州川攻延州。扼守此路的金明寨都監李士彬號稱“鐵壁相公”,以善守著稱,嚴陣以待。元昊派憑藉本身的羌族詐降入金明寨中,李士彬建議全數遷往南邊,範雍卻說“討而禽之,孰若招而致之?”全數安排到了李士彬寨中。最後被黨項裡應外合攻破金明寨,翻開了打擊延州的大門。此時在延州的範雍惶恐失措,連招環慶路的劉平和鄜延路的石元孫一起搶救延州,劉平輕兵冒進,帶禁軍精銳一萬餘人被包抄於三川口。
“鄜延路都監黃德和言劉平、石元孫降賊,而其軍中又說劉、石二帥是力戰而歿,兩邊各執一詞,現在正打官司。詳細的戰報,卻不清楚。”
徐平閉上眼睛,沉默了好一會,才向李璋伸脫手去,低聲道:“拿來我看。”
到了這個境地,單盯著疆場上哪個力戰,哪個臨戰脫逃意義已經不大了。幾個月的時候,黨項雄師在鄜延路北部來去自如,山川地理比宋軍還清楚。元昊一定有攻破延州的氣力和決計,一向在尋覓的機遇,隻怕就是要毀滅宋軍主力一部。圍點打援,典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