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如此大費周章的買入糧食,莫非還不是為了籌辦發國難財嗎?”
江南,江北固然是魚米之鄉,但是每年的糧食儲備卻也有限,如果真的要對外策動戰役,那僅憑江南,江北的存糧絕對不敷支撐軍隊。
“但是他們這群販子,不但不領朝廷的恩典,反倒還想藉此機遇發國難財。”
按照這本賬簿上的記錄,這些糧商囤積的糧食完整能夠支撐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在數月以內的需求。
理清了事情本相以後,李秋遠又對梁王問道:“千歲,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他們的預謀,那接下來又該如何措置?是聽任不管,還是遵循我們之前的設法,將這些糧食全數收繳上來?”
說到此處,梁王的臉上閃現出了一絲嘲笑:“這群人還真是好算計,他們倒真是把無奸不商這句話給闡揚到了極致!”
但是李秋遠有一點想不清楚,那就是這群糧商究竟是從那裡得來的動靜?
聞聽此言,李秋遠頓時有種豁然開暢的感受。
說到此處,梁王眼中暴露了一絲寒芒。
聽到李秋遠的話後,梁王將頭搖成了撥浪鼓:“絕對冇有這個能夠,如果朝廷真的有此籌算,那本王不會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我之前已經號令次食府將收買糧食所需求的銀分身都籌辦了出來,這件事情就由你來全權賣力,不過收糧代價要在之前的根本上再給我抬高兩成!”
見他來到,梁王停下了手上的行動,臉上也閃現出了一絲笑容:“李先生,你來了!”
隻可惜明天的時候實在太晚,並且他還冇有將那些質料堆積成卷。
次日淩晨,他告彆了張天旭,並將陳晴墨送回了陳府。
就在兩人麵麵相覷,一時有些拿不定主張的時候,梁王俄然開口說道:“不過你提出的這個設法,倒也不是冇有能夠!”
“朝廷之以是要對外用兵,首要也是為了給他們謀取福利。”
他們是如何曉得朝廷籌辦對外用兵的?
“他們不是想要藉機發財嗎?那我就偏要他們賠的血本無歸,我倒要看看他們這胳膊究竟是如何擰得過大腿的!”
“至於改稻為桑,應當不但僅是為了讓臨江產生饑荒,畢竟臨江這個處所乃是朝廷重地,如果這裡真出了甚麼題目,那他們的腦袋也保不住。”
“他們這麼做的目標很能夠是為了讓臨江冇法為夏季北伐供應糧食,如許一來,朝廷便隻能從他們部下的這些糧商手裡收買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