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穆接著又問了楊若幾個細節,直到將這個發電的道理全數弄懂,她才謹慎翼翼的將那張電線圖紙,收了起來。
還好她來得及時,不然萬一這老頭心血來潮,用火去點那沼氣,說不定他不但會搭上性命,這邊的屋子都會被炸飛掉。
實在現在最大的難度是這裡冇有銅線。如果有銅製的電線,做為導線,讓全部青山書院通電,都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沈穆隨後便分開了,留下楊若,跟著王夫子身邊學習做菜。
不過王夫子卻不曉得如何辦到了,這點楊若倒是很對勁。
東西非常齊備,本身需求的碳棒也都有了,導電的鹽水溶液,木板。用作正負極的導電繩索,被纏繞在細鐵棒上。
做好這些後,再挑選一塊和鐵盒大小差未幾的木板,中間鑽出一個小孔,這個小孔便是放入碳棒用的。
他們三個在那邊研討發電道理,研討了也有大半天了。
這裡可冇有塑膠管,是以他們的密封管道,就隻能將竹節打通,或者做空心的鐵管。
萬一有個不對,就是人頭落地。
遵循楊若裝備的這個鹽水濃度比例,此次產生的發電量,估計能夠供應一天的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