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寺人身邊倒著個食盒,熱湯翻灑了出來,食材儘是這時節可貴的山珍奇味。小寺人的指尖通紅,手指腫得跟蘿蔔似的,上頭青淤帶血,傷得不輕。
步惜歡正要品茶,手一抖,茶水灑出,幾乎燙著本身。他冇好氣兒地盯了暮青一眼,本是解氣之言,怎叫她說得這麼彆扭!
這條街上的鋪子多是老字號,福記包子鋪離茶館隻隔了半條街,暮青在鋪子門前聞著熟諳的香氣,有些晃神兒。
高祖打下大興的半壁江山後,在汴河行宮裡度過了十三個春秋,後經曆代帝王下旨補葺,行宮的範圍並不比盛京宮小,前殿後宮一應俱全,寧壽宮乃是太後的寓所。
跌倒的小寺人一臉懵色,待瞥見從馬車裡下來的人時,臉上頓時爬滿了暮氣兒,磕著頭哭道:“主子該死!主子該死!奴奴、主子不知……不知……”
“……也冇有。”
馬車動了起來,出了長街,一起往相府而去。
小二愣了愣神兒,他原覺得這二位是衝著聖駕來的,故而保舉了臨窗的位子,冇想到他們竟要留在大堂。那犄角旮旯的地兒,鑾駕就是在茶館外走八百個來回,他們也瞧不見。
暮青猝不及防地撞向前去,步惜歡眼疾手快地將人往懷中一攬,華袖之風蓄起山崩之力,拂落之間,顛起的馬車穩穩地停了下來。
暮青轉頭看向青衫學子,問:“我問你,上徽號、定國號的事動過國庫的銀子?”
正想著,隻聽步惜歡道:“今兒娘子罵那學子之言,為夫聽著甚是解氣。不如今後為夫若趕上狂蜂浪蝶之輩,娘子也師法本日,莫要介懷,直代替為夫把人罵歸去,如何?”
一介豪門學子,不體貼取仕鼎新,反倒聲聲痛斥專寵,句句不離選妃,實在有悖常理。這些事無關豪門的好處,倒是利於士族,是以,此人的來源不得不細心查查。
不可否定現在的南興北燕之局是因皇後而起,可皇後孝勇睿智、愛民如子也是究竟,若不擁戴這等女子為後,莫非要擁戴不知官方痛苦的士族閨秀?可專寵乾政之害也確切令人憂心。
“你不體味他。”女子又歎了一聲,話音聽來甚是哀婉,“他幼年時就脾氣疏狂,行事帶著幾分斷交,說要先當個昏君,而後就真被天下人罵了多年。現在江南是他的了,他說不選妃,大略是真不會選妃的……”
“遵旨!”侍衛領旨要走。
學子們聞言,麵上皆有凝重之色。
“怎不成能?姐姐想啊,她但是女扮男裝從過軍的,若不是粗如壯漢,如何能在軍中矇混得疇昔?再說了,她是甚麼出身,還比不得我們府裡的一個粗使丫頭!那些粗使的丫頭哪個不是手腳細弱?她能好到哪兒去?且軍中日日練兵,我們府裡的粗使活計可比軍中輕多了,她在虎帳三年,傳聞說她細弱如漢,想來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