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遙寄相思[第1頁/共13頁]

求親國書不止一封,而是兩封。

……

暮青命人將畫拿給目睹者看,那人見畫以後神采煞白,指著畫喊道:“是此人!就是此人!”

“這幾罈子是宮釀的梅酒,陛下說娘娘雖不好喝酒,但這兩年守歲時總會喝一盅,中州神殿裡即使有這梅酒,也定然和我們宮裡釀的風味分歧,故而命主子帶了幾罈子來。”

暮青並不焦急,她畫一會兒,便命人將畫遞給倖存者看。畫是圖象,影象亦是圖象,比說話更加直觀,畫得像不像,倖存者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不像之處,暮青就命他指出來,而後對畫像停止點竄。改畫時,她不命人備紙重畫,而是用那乾饅頭渣將炭跡摩擦去,隨後就在原紙上接著畫!

說話間,月殺側身一讓,庭前已傳來了人聲。

暮青乾脆在理政時將呼延查烈帶在了身邊,他已經七歲了,該打仗政務了。關於政事,暮青也在邊在朝邊學習,長老院為她請了三位侍講,皆是很馳名譽的學士。每到侍講日,暮青總會帶著呼延查烈一起聽,除此以外,她也會親身教誨他,與他說說她影象中的那些嚴峻汗青事件和她小我的在朝貫穿。

------題外話------

暮青卻儘管作畫,她邊問邊畫,邊畫邊改,由粗入細,逐層加深。一個時候後,畫紙上呈現了一個頭戴布巾,飛眉瞋目,尖嘴齙牙的中年男人。

她怔在大殿門口,見殿值們魚貫而出,手裡捧著些盒子罐子,背麵走出個結實婦人和一個青年男人,婦人褐衣皂裙,精氣開朗,男人青衫疤麵,神情衝動。母子二人一入天井便往大殿望去,見暮青孤零零地立在門口,婦人頓時便紅了眼,含淚叩拜道:“妾身楊氏叩見殿下!”

“會被矇蔽嗎?”呼延查烈嘴上問著這話,神態卻不覺得然,“我之前見過那些王臣奏事,他們各懷政見,整天高談闊論,一旦誰的策論為王上所用,與其政見相左的人就會進諫攻訐,四周糾察在朝的不對,大做文章,大加誹謗,乃至構陷於人,王帳裡整日吵擾,煩人不休。本王倒是覺得,為君不成柔嫩寡斷,一旦擇定治國之策,當意誌果斷,貫徹不移,經年累月,必有良效。那些整日叫喚的人既然不能與君王同心,留在身邊何用?”

刺史愣了,正揣摩此話之意,暮青又問道:“本宮問你,案發以後,你都做了哪些應急措置?”

隨後,暮青通過勘察現場和驗屍,肯定了強盜所用的兵器和行凶的伎倆,推斷出這夥強盜膽小狠辣,伎倆純熟,絕非初度作案,因而命四州翻查近年來未決之匪檀卷宗,通過比較作案伎倆,思疑這是一夥自平州流竄來的強盜,打劫商隊是事前打算好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