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間不疏親,靖國公這等話也敢說,令人不得不歎服!
六皇子看著程錦容。
小朝會一向持續至中午才散。
靖國公允日在朝中話語未幾,冇想到,一張口就語不驚人死不休。
不過,明天產生了那麼多事,宣和帝大怒不已,裴皇後未被降罪,卻被攆回了椒房殿。本日裴皇後再來,便謹慎多了,一向在寢宮外候著。
永安侯鬆了口氣,忙跪謝天恩:“多謝皇上。”
宣和帝口中的“此事毫不成行”,意義是毫不成在宮中毒殺元思蘭。如果能尋個合適的機遇,奏請天子放元思蘭出宮,或是直接將元思蘭送回韃靼,在途中脫手倒是無妨……
她就曉得,不管她做甚麼決定,程錦容都會果斷不移地站在她的身邊。
宣和帝不是不想殺元思蘭,而是不肯揹負惡名!這類設法也很普通,身為天子,比凡人更要臉麵。
過了半晌,門開了,趙公公輕步走了出來:“皇上醒了,命主子傳膳。皇上還叮嚀,如果娘娘和六皇子殿下來了,就一同出來,陪皇上用午膳。”
宣和帝神采沉了一沉,目中暴露不快:“兩邦交兵,不斬來使。元思蘭主動前來大楚為質子,朕豈能對他脫手。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嘲笑朕!此事毫不成行!”
永安侯冒然張口,為二皇子討情,也觸怒了宣和帝。
六皇子皺著眉頭,一臉苦衷重重,見了裴皇後和程錦容,先低聲酬酢號召,然後便直接問道:“母後,昨晚到底出甚麼事了?為甚麼皇姐連夜出了宮?”
程錦容回以安然的目光。
大楚最重軍功。平國公賀凜和大將軍賀凇兄弟兩人,在邊關一呆就是十餘年,不知打了多少仗,立下多少軍功。哪怕兄弟兩人俱不在都城,仍然簡在帝心,無人能及。
子以母貴,此話在宮中是至理名言。大皇子得寵十餘年,有大半都是鄭皇貴妃的功績。現在鄭皇貴妃失了聖心,被削了妃位,首當其衝被連累的,就是大皇子四皇子。
這是半個月來,第一場敗仗。哪怕是小勝,也非常奮發民氣。
……
當然,六皇子對後一個題目不如何體貼就是了。一張口便問起壽寧公主的事。
宣和帝欣然應允首肯。
衛國公張口突破沉默:“皇上,本日邊軍又有戰報送至都城。賀大將軍領兵伏擊韃靼馬隊,小勝了一場,傷亡三百,斬敵一千。”
眾臣在內心各自揣摩了一回,口中皆恭聲應下。
裴皇後含混其辭地說道:“壽寧得了急症,得出宮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