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俄然從文官行列中想起一個極其高聳的聲音,因為站的位置比較靠前,那人的聲音還是傳到了天啟的耳朵裡。
“陛下!臣有本奏!”這個俄然呈現的聲音一下子突破了全場的沉寂,隻見一個穿戴藍袍的低品級官員,在人群中越眾而出,在四周同僚還冇有反應過來的驚奇眼神中,撒開腿飛奔到奉天殿的玉階之下,對著天啟揚聲道:“微臣兵科給事中傅木魁,要向陛下參一人!”
明天大朝會,百官勳貴,屬國使臣齊聚一堂,這要誰在這被參一下,明天必定全大明都得熟諳他了。
“現在傅大人蔘劾左僉都禦史左大人,這事情誰對誰錯,都不好說,先都停了職,等調查吧。”魏忠賢看上去古井無波的道。(明朝都察院,為監察百官的機構,號稱言不開罪,就是說甚麼都不會被科罪。全院設擺佈都禦史各一人,擺佈副都禦史各一人,擺佈僉都禦史各兩人。左光鬥是左僉都禦史,正四品,楊漣是左副都禦史,正三品。)
“呼啦啦”一下子滿場官員兵士都紛繁跪下,包含來自各屬國的使臣,統統的寺人,宮女。除了天子和皇後兩人以外,冇有其彆人能夠站著。
大朝會結束以後,按例請四品以上官員入宮用膳,很多高官被奉天殿前的那一幕搞得心不在焉的,吃喝的興趣都比以往少了很多,氛圍不甚熱烈的環境下,大師也都冇有多再交換。
停職調查,實在也是措置這一類參劾的標準法度,不管如何樣,有人蔘你,錯冇錯不說,還是要表達一個態度的。停職回家,人為照領,就當放個假歇息幾天了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這個事理!
天啟天子早在半夜就已經起床,起床以後先要享用一個蘋果,意味著“歲歲安然”。然厥後到養心殿東暖閣,行開筆儀,給祖宗牌位施禮。
待到文武百官於廣場前線隊嚴整以後,魏忠賢站在天啟的身邊,大聲道:“新年大朝,拜見陛下!”
“內相呢?”天啟又轉而問魏忠賢。
大明在京及進京述職的文武官員,勳貴大臣都遵循品級列隊,文武擺列兩隊,武官以英國公張維賢為首,文官以首輔大臣葉向高為首,各級官員近三千餘人,排成兩條長龍普通的步隊,緩徐行入宮城奉天殿前的廣場上,陽光從奉天殿的燙金琉璃瓦上超出,灑在奉天殿前的漢白玉台階上,至正平純的中和韶樂給現場增加了一股寂靜巍峨之氣。穿戴全套明光鎧,手拿精鐵長槍的錦衣衛大漢將軍,也全數於宮城前廣場上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