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收到這封信頭都疼了,六月初山西地動,涉及四省六十餘府州縣,光是山西壓死的百姓就有近三千人,更彆說連都城、天津衛都餘震了。現在又是常州水患,這一年真是一點都不承平。
朱由檢回想了一下上輩子這一年產生的事,除了□□哈赤身亡,就再冇一點好動靜了。上輩子這時候他已經出宮建府,成日不睬政事,可常州水患他還是傳聞了的,因為當時候全部常州府被打得措手不及,後續的救災辦法也冇跟上,產生了易子而食的慘事,震驚了天下。
但是,公眾底子不睬會他。固然有一些人家前去出亡所,可更多的人甘願留在他們家裡,即便範鉉超策動了裡長前去勸說,乃至挨家挨戶地去拍門,也不為所動。他也想過闡揚本身的三寸不爛之舌,壓服公眾,可惜,儉樸的百姓有著儉樸的天下觀--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甚麼大災大難冇見過,冇挺過來?想要我放棄家裡的這些破鍋破碗,冇門。
“幾位看過了氣候,都感覺從未遇見過。恐怕是一場天災。”梁二說,“王羽士說……時候恐怕就在這幾天了。”
“如何?但是特大颱風?”範鉉超從速問。
發展在科技發財期間的範鉉超現在要預報氣候竟然要靠風水大師了,內心不免感覺有些好笑。
梁二等人到了跟前,梁二拱手道:“範縣令,我們看好了。”
範鉉超也對林縣丞能收上來多少糧食不抱但願,抓緊寫了一封信送至都城,但願朱由檢能幫著籌一籌糧食,讓朝廷能多分一些賑災糧食給靖江縣。
範鉉超心中微微打鼓,莫非真的是超等颱風?
這時候,那王羽士站出來講:“貧道敢包管,此乃百年不遇的風災,恐怕還會帶著水患,時候是就在這幾天了,如果再不開端動手籌辦,時候久來不及了。”
即便內心有如許那樣的抱怨,林縣丞也曉得收糧一事是毫不能拖了,立即點齊人馬,解纜收糧。
靖江縣早在三國期間隻是一個淤泥堆積出來的大沙洲,沙洲多了,連成一片,這才成了靖江縣。這裡彆說是有凹凸起伏了,底子就是一片沖積平原。全部靖江縣隻要一處高地,名叫孤山,恰是當年先在它腳下衝出了一片沙洲。
範鉉超帶頭觀察河堤,號令漁船回港,又要構造農夫搶收作物,可現在恰是兩季訂交期間,穀苗纔剛長出來,即便收了也收不到甚麼。並且,如果真的發大水淹了地盤,即便水退了,也會影響下一季的糧食收成,最好的環境也要比及再下一季才氣規複糧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