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德文與禇靈媛暗中商討過,次女富陽公主已經十一歲,能夠談婚論嫁了,司馬德文佳耦屬意於楊安玄三子楊銳。
楊安遠占據河東郡,背倚安邑,兵陳東垣,擺出打擊軹關進軍野王的態勢,因篡奪河東郡之功授爵長社縣侯。
那麼,即便楊安玄將來代晉自主,也必定看在孩子的情麵上善待司馬氏,楊家與司馬家難以分裂。
主力兵馬後撤,從大陽城乘船東進,前去孟津口,繞開軹關從孟津口向野王城策動守勢。
司馬茂賢明顯對這位小叔子好感未幾,在她看來楊銳底子不像朱門後輩,整天混跡販子與一些百姓廝混,偏生公爹對他多有放縱,任由他混鬨。
劉義符得了父親誇耀,表情愉悅,笑道:“方纔未能縱情,我們前去遊湖。從襄陽新傳來的曲子,不知伎娘可曾學會?”
劉義符拔著胸脯道:“請父皇放心,兒臣必然替父皇看顧好火線。”
朱齡石、胡藩、沈慶之等人接到的號令是謹守城池,不求攻城掠地,但求寸土不失。
楊安玄在給二哥的信中建議他不要強攻軹關,而是在軹關之西操縱山勢構築戍堡和烽堠,在東垣城和安邑城留下萬餘兵馬駐守。
劉裕皺起眉頭,道:“車兵(劉義符奶名),你從何而來,如何不在宮中讀書?”
楊安玄在給劉衷的信中,讓他率海師主動出戰,儘量毀滅魏國的殘存的船艦,製止魏軍船艦進入黃河參戰。
楊安玄在信中闡發,如許做的好處一是能夠減少打擊軹關的傷亡;二是加強司兗的兵力,攻守自如;三是孟龍符已然篡奪統萬城,夏國的威脅不複存在,北雍州能抽調萬餘兵馬聲援安邑地區,不消擔憂魏軍出軹關打擊。
夏收以後,宋國的兵馬連續帶著新收的粟米奔赴火線,夏口增兵八千,戰艦二百艘;江陵新增人馬六千,戰艦一百二十艘。
“太子,你是迴轉東宮還是持續前去玄武湖玩耍?”另一個小內侍謹慎地問道。
徐羨之、劉道憐等人從三吳之地征調門閥世家船廠中的船艦,一百八十艘艨衝艦在京口、建康待命;新征參軍的將士一萬六千餘人也在京口、廣陵、曆陽、潯陽等處堆積練習,隻是練習的時候太短,恐怕難有大用;糧食、棉衣、軍器等臨時不缺,丹水也籌辦了一萬六千斤,彷彿萬事俱備。
…………
本來籌算蒲月末便解纜前去夏口,直到六月中旬還在建康城中,幸虧軍情司送來的諜報稱楊安玄也在洛陽未解纜前去火線,王仲德率軍前去溳口後江夏局勢穩定下來,這才讓劉裕稍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