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八,謝真酬症狀略微輕些,便讓人將他抬至月照殿,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將天子冕旒親身戴在了泰然頭上。泰然跪伏在地,熱淚長流。身為父親,他一步步地實現了本身的人生打算,也一步步地離他們遠去。禪位於他,便是他要做的最後的事了,叫他如何能不傷感?
侍劍當場宣讀了聖旨,謝真酬在聖旨中痛斥安兆雄揹負先帝重托,肆意橫行,欺君擅權,挾持皇妃,混亂國政,禦前嗬叱大臣,驕狂無狀。聖上眷懷舊臣、曲為優容,卻不思改惡,反起謀逆之心,鴆害天子,六條約誅,著令滿門抄斬,不必再奏。
安淑妃哀思欲絕,引咎請死,天子溫言安慰,對峙不允。
月照康來七年六月,新皇繼位,改元嘉華,是為盛隆帝。大赦天下。舉國歡慶。
而嫣然遵循他事前的安排,呆在祺祥宮內冇去插手禪位典禮。泰然留下四暗衛守住祺祥宮四門。他說,他是天下人的天子,但不是她的。他不要她的膜拜和朝賀,以是他不要她去看。她不看,他就仍然是紅葉峰上的泰然哥哥。這是他的天真,也是他的密意。但是,她還是登上了祺祥宮的最高台,眺望了全部過程。望著月照殿上阿誰皇袍玉冕的人,一時心潮翻湧,她的哥哥,她的泰然,已經是一國之君了!他與她的路會如何走下去?五年之約能終究實現嗎?
泰然一驚,嫣然也是一臉惶恐:“爹,您說的甚麼話,我們……是兄妹!”她曉得本身在棍騙,但既然騙了,那便要騙到最後,不讓他帶著遺憾分開。
滿朝文武也是眼含熱淚,三拜九叩以後接管了他們的新天子。宮內世人也各按品服,在月照殿後殿同時朝泰然下跪,恭賀新帝。
這個半生兵馬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候,仍然保持著甲士本質,剛毅,豁達,而又復甦矜持。他睜著眼,對泰然說:“我曉得你的畢生所願,便是嫣然。”他伸手拉過床邊嫣然的手,持續說:“孩子,你們能夠結為佳耦。”
他在靜安妃那邊見過月淇,但印象不深。
眾臣都曉得他身材已經不堪負荷,又是哀慼又是打動,有些老臣乃至老淚縱橫,跪在階前不忍拜彆,仿若存亡拜彆。謝真酬倒是滿臉滿足而又傷感的笑容。泰然瞻仰著他孱羸的身材,感遭到了他身上的另一種強大的力量。
月照康來七年,安兆雄以弑君謀逆之罪伏法,其家大小七十五口人或者被誅,或者被放逐。大兒子安葉楓脫逃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