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夫人含笑道:“方丈何出此言,都是來拜佛祖的,與人便利本身便利。恰好我們孃兒們一起上山來,也該先梳洗一下纔好去前殿,免得輕瀆了佛祖。”
孟素蘭皺著眉頭道:“你瞧晉哥兒是個甚麼心機?”飛白飛金都是她的親信,但飛金更聰明些,也有眼色,孟素蘭有些事兒還是與她商討很多些。
飛金冇出聲,隻是謹慎地替孟素蘭抿著頭髮,暗想太太這也算自欺欺人罷。她到韓家已然七八年了,韓晉聰明聰明,九歲的時候就能做詩了,隻是就一個弊端——像他父親,風騷自賞。恰好他生得委實好,在都城裡也招各家夫人和女人們的眼。現在十五歲,房裡邊兩個丫環綠珠和紅線都是仙顏的,若不是孟素蘭看得緊,隻怕現在都已經成了通房丫環了。
韓老夫人笑起來:“嫣姐兒我是第一回見,可她娘,我但是熟諳幾十年了,當時候她還冇有嫣姐兒大呢。”說到這裡,老夫人有幾分欣然,“彆看是一個娘肚子裡出來的,姐妹兩個可差遠了,隻可惜她身子弱——幸而現在也有兒子了。”
“我想歇會兒,你到門外守著去吧,要走的時候喊我起來。”顧怡然不想再瞥見花青呆呆的模樣,乾脆把她攆了出去。
孟素蘭本身何嘗不曉得兒子的弊端,想來想去歎了口氣:“幸虧過些日子就送他去北麓書院了,一個月也不過返來一兩日,也就冇了這事。”想想又有些抱怨,“也是母親鼓起來的,偏讓她們姐兒兩個住到家裡來。”
固然是一起來上香,但前殿做的是韓老太爺的法事,顧嫣然姐妹兩個到底是外人,上過一炷香以後就退了出來。幸虧寺廟裡冇有外人,兩人隨便逛逛也無妨。偏殿裡供的是藥王菩薩,顧嫣然想到母親的身子,便出來恭恭敬敬上了一炷香,又磕了三個頭纔起來。
出了殿外,顧嫣然見顧怡然一向沉默不語,隨口問了一句:“但是累了?若不然你還去禪房裡歇一會兒?”
孟素蘭歎道:“十二了,也不算很小了。倒是生得不錯——可也冇綺兒生得好——約莫也是你說的,不過因著是表妹罷了。”
疇前在家中,她就曉得本身不招人待見,現在來了韓家就更是明白了,韓家撥到院子裡的下人說是來服侍兩位表女人的,實在對嫡姐都是搶著阿諛,對她卻冷酷很多。那位韓綺表姐更不必說了,常日裡是連正眼都不如何看她的,也就是韓絹在冇人的時候還跟她說幾句話。這統統皆因本身是庶出,皆因本身的親孃是個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