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欣然也隻是一掠而過,孟素蓉隨即淡淡一笑:“你祖母不喜好琴聲,說嫌聽著過分淒清,以是娘就不撫了。倒是有一張琴帶了過來,不是甚麼綠綺焦尾,卻也能夠看得。你好生去學,學會了娘就把這張琴送你。”剛嫁過來時久久無孕,她也曾操琴以紓愁緒,卻被顧老太太說“聽著像哭似的,彆人曉得還當是誰薄待了你”,而後她就捐置不消了。
顧嫣然有些躊躇地搖了點頭。雖說隻是頭一回見麵,她已然感覺韓綺與韓絹都不是夷易近人的人,另有個過分自來熟稔的韓晉,她實在並不想去韓家。但是看母親如許興趣勃勃說韓府的先生好,又承諾了韓老夫人,怎好再因她出爾反爾呢。
“表哥還是快些走吧,去給老夫人問安是端莊。”顧嫣然不想跟韓晉多說,倉促拋了句話,回身就往韓老夫人屋裡去了。
韓家因人丁淡薄,慣常夙起孫兒孫女都齊聚韓老夫人處用飯的,也圖個熱烈。隻是現在在孝中,韓老夫人自夫婿過世便持了齋,韓縝和孟素蘭依禮也不得沾葷腥,就是韓晉等孫輩,按說一年孝期裡也要茹素的。
顧嫣然到底還是孩子心性,聞言終究褪去鬱色笑了出來:“好。”
“表妹但是喜好這對帶鉤?”韓晉倒是會錯了意,用一根手指提了提那帶鉤,“表妹若喜好,我便贈與表妹。傳聞表妹生辰是在七月,本年未及給表妹送生辰禮,就拿這對帶鉤聊表情意如何?”
顧嫣然扯住她的衣袖:“我去了,就冇人幫著娘管家理事……”
顧嫣然也笑起來道:“到底媽媽見很多,我也冇防著今兒一早就這麼冷。”
顧嫣然學琴倒是極用心。她本來會吹笛,樂理相通,上手倒也不難,隻是指法之事倒是需大量練習,取巧不得,除了苦練彆無它法。
在琴房裡也不過一個時候,便有鄭嬤嬤過來教誨禮節了。四位先生裡頭,頂數鄭嬤嬤嚴肅,就是禇先生一個大男人,因對著一群女孩子不美意義從嚴教誨,也冇有鄭嬤嬤這麼叫人害怕。實在鄭嬤嬤也不打也不罵,隻是若那裡做得不好,她便讓你反覆再反覆,直到做好了為止,偶然一個福禮就要做上十幾遍。常常一個時候的教誨下來,女孩子們都累得滿頭是汗,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