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切是個很好的職位,不但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便利照顧,本身的事情也不繁忙,正適稱身材還需求療養的竇舅爺。
互換任職?
她昂首看向竇王妃:“隻要竇家舅公情願割愛,不管出價多少,兒都願應下。能請阿婆代為說項麼?”
竇王妃聽了,看向李儷君的目光更加慈愛了。她當然不會真覺得這個繼孫女對本身多有孝心,隻不過是小孩子家失了生母護持,心中不安,但願能獲得她的庇護,纔會決計與她靠近罷了。
李儷君早就猜到了這個成果,便進一步摸索:“阿誰林場,兒也傳聞了,成材的樹幾近都被砍伐殆儘,剩下的都是尚未長成的又或是不能成材的雜木。若要重新運營起來,怕得再花上十來年的工夫。”
她如何就冇想到呢?她兄弟做不了隋王府長史,跟彆家王府長史換一換就行了。憑她在宗室圈子裡多年來運營的人脈與名聲,不管兄弟終究去了哪家王府,她都有才氣庇護一二。
竇王妃頓了頓,歎了口氣:“都已經承諾好的事,哪兒有這麼輕易變動?何況畢國公府也冇說扶風的田莊是謀官的酬謝,隻說是跟嵯峨山林場作互換罷了。隻要他家把林場的契書送了過來,田莊就不管如何也要送出去了。不然,官職能不能謀到手事小,獲咎了小人,卻輕易給自家埋下禍端。”
隋王府長史,從四品上的官職,前不久纔出缺。
竇王妃向來冇想過還能有這類做法。她心下微動,漸漸坐直了身材:“這……聽起來彷彿可行。隻是……想要換掉自家長史或司馬的王府,隻怕內心早就有了中意的人選,不會樂意我兄弟橫插一腳的。”
因為前任長史被人發明與楊家有勾搭,長時候在隋王府裡為小楊氏供應便利,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以是,當小楊氏被透暴露來,他也隨即被隋王清退了。在那以後,長史的事情臨時由王府司馬代掌,但王府司馬有本身的差使,長史之位遲早要找人代替的。
歸正扶風的田莊也不是很大,送了就送了吧。隻要竇舅爺起複順利,官兒做得穩妥,將來他的兒子也能順利退隱,他們這一支遲早能複興來,還怕到時候購置不了更好的財產嗎?
李儷君忙道:“兒喪母遇險,多得阿婆救濟,又到處護我全麵。我孃的喪事能辦得如此麵子,亦是阿婆仁厚樸重之故。兒不知該如何回報您的恩典,但有機遇,兒天然是要為您分憂的。”
但這無所謂,李儷君看起來聰明又有眼色,又不是李妍君那等藏奸耍猾的孩子,還跟親生父親李玳反麵,恰好與她做個臂助。她隻要撐到女兒、孫女順利出嫁,兒子也添了子嗣,便再也冇甚麼好顧慮的了。到時候,李儷君也長大了,她會給這個小孫女兒說一門稱心快意的好婚事,再備一份豐富的嫁奩,風風景光送出門去,以回報小孫女兒這些年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