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才道:“疇前我冇把阿玳教好,是我的錯,可現在他脾氣已定,再教他也來不及了,我又能如何辦?!就算由得儷娘削髮,阿玳也一定就不會欺負孩子。現在我還能攔著些,等我死了,想攔也攔不住了。真讓阿玳記恨上幾個孩子,就怕將來他會把孩子們折騰得更慘!”
隋王早前就聽長孫李儉讓提過這事兒了,不過他並未放在心上。小孫女年紀還小,也許過幾年長大了就會竄改主張,底子冇需求那麼早就擔憂起來。
竇王妃聽完兒子李琅的話,沉默了一會兒,歎了口氣:“若儷娘當真有如許的設法,也是冇體例的事。宗室裡代代有小娘子削髮做女冠,多她一個未幾,少她一個很多。倘若她真的拿定了主張,我們也隻能由得她去了。”
竇王妃卻道:“就算儷娘本來的設法冇那麼果斷,現在看嗣王罵孩子時阿誰狠樣,她也不敢再對父親有甚麼希冀了。倘若王爺不為孩子們做主,你感覺嗣王能給幾個孩子安排甚麼樣的婚事?到時候隻怕連陳氏留下來的財產,都要叫他薅一半去。儷娘是個聰明孩子,還能心甘甘心被她父親騙了?彆到時候父女骨肉間的情分保不住,連我們隋王府也要被扳連得在全長安城的人麵前丟一回臉!”
李玳並不是冇有前科的。雖說幾個孩子年紀都還不算大,但李儉讓與李俶君這對嫡宗子嫡長女也快到能夠相看的年紀了,李玳早就考慮過他們的婚姻。李儉讓冇甚麼好說的,出了名的病弱,又有隋王盯著,李玳也不敢太亂來,隻能從世家大族裡挑個身材安康好生養的小娘子了,至今還未挑中人。但李俶君卻差一點兒就被父親許給楊國忠的子侄了,隻是因為年紀還差一些,名聲又不大好,才被對方婉拒了。李玳因為錯過這樁婚事還活力了好幾天呢!
這麼想著,竇王妃便反過來勸兒子李琅:“儷娘與慧娘分歧,冇有個好父親不時護著她,母親又早早去了,王爺對她也隻是平平。她這輩子能希冀的還是本身。若她將來要嫁人生子,我們母子便是再想幫她,也說不上甚麼話,隻能由得她父親擺佈。但她如果盤算了主張要削髮,那我們還能夠護她一護,叫她今後有個依托,彆甚麼阿貓阿狗都能欺負上門。哪怕是她將來年紀大了,你也有孫子、重孫,能給她撐個腰,保她衣食無憂。我們母子三人這幾年冇少受她的好處,於情於理都當有所回報。”
是以竇王妃當晚又跟隋王會商起了李儷君想要削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