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漕運總督2[第7頁/共7頁]

他彷彿更有無窮的精力,每日至夜不輟,凡事以國度為重,事無大小皆親身過問,從不對付了事。

然後又有兩個幕僚出去,倒是舉人閻爾梅與姚康。

漕運總督理河督漕,歲運漕糧四百餘萬石,天下大命,實繫於此,更兼護漕兵丁十二萬,地點淮安府城保衛,均由總督署城守營賣力,可謂位高權重。

朝廷大員身材短小精乾,臉孔烏黑,但雙目炯然有光,他筆挺的坐著,姿式無可抉剔,他神情專注,幕僚所說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事無大小,他都幾次發問。

“邳州為漕運重地”幾個詞提示了史可法,確切,此事拖不得,他道:“也罷,便……”

閻爾梅感喟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舉人進士哪那麼好考?考不上如何辦?”

多謝“烏傷郡王”、“關中虎將”書友各一萬打賞,另有彆的書友各種支撐。在清算前麵的細綱,汗青不好寫,各種要想的東西太多了。

他曉得史私有柔嫩寡斷的弊端,大聲勸道:“史公,當斷則斷,邳州事關漕運重地,本地強盜騷擾,當立遣得力之士任之!這楊河兵戈勇猛,還是文人,恰是合適人選啊。”

太宗纘承大業,建立漕運而革使職,乃命武職重臣總理,景泰二年,以副都禦史王斌為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駐節誰安,與總兵官同理漕務,稱文武二院。

他語氣中,就有深深的感慨,他考了幾十年了,現在也隻是舉人,他說道:“便是舉人,普通也為雜職官,我們淮安府四五十歲的舉人雜官還少麼?不得進士,一樣讓人物議。”

世道的事,哪來那麼多妥貼?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