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領人牽來馬匹,世人上馬奔馳,順利穿過峽穀,翻過幾座山嶺,離長沙不過幾十路腳程。
龍天羽召來樊噲、張雲二人,叮嚀前者帶百餘人前去砍伐一些易燃的樹乾,截成滾木,將從壽春帶來的火油澆上,堆放在空位入口的兩旁高地,命張雲帶兵把行李和食品移到山坡之上,當然必須悄悄行事不成喧張。
龍天羽早有所料,命人善待俘虜渡宿,另擇山坡高處搭帳睡去,翌日淩晨開釋了降服的兵士,每人分了些川資,各譴散放逐,不在話下。
營寨安設安妥後,龍天羽召來夏侯嬰,命他帶領二百精兵趁黑在三麵山坡處挖壕溝築壘,能容下三四百人藏身便可,夏侯嬰微微一怔,隨即會心,猜到有戰事將至,領命後出帳選了二百精兵前去行事。
又過一陣子,前排馬隊率先趕至,隨後步兵跟上,列好步地,令旗一揮,馬嘶人嘯,號令聲起衝進了營地,那裡卻見對方一兵一卒,合法世人猜疑之時,龍天羽一聲令下,箭如飛蝗,黑暗中藉著營火微光,居高放箭,一時把仇敵當作了活把子。
樊噲則想:“主公曾言闖穀不是,繞走也不是,現在改道尚不如提先改路行之,不是可省去很多腳程麼?”諸人雖對龍天羽敬若天人,仍不免略有疑問,但夙來服從行事準能破敵,信賴他既這麼做必有深意。
張良在旁低聲道:“賢婿,這招‘請君入甕’之計公然妙不成言,化被動為主動,事前誰又能想到?”
郭鈺瑩冰雪聰明,聽丈夫話中之意,已猜到大抵,幽幽歎了一口氣道:“夫君如此為人家著想,瑩兒心存感激,隻不過孃舅行事如此,讓我們再無餘地,鈺瑩出嫁從夫,天然要站到夫君這一邊了。”
張良、夏侯嬰、張雲等人不但佩服龍天羽戰略之深,更讚歎郭鈺瑩的大義斷親,並不像普通少女是非倒置,不識大抵,龍天羽心中歎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坡上幾輪箭羽滾石,已將偷營的兩千人射殺了大半,餘下幾百餘人,或傷或殘,棄甲投降,龍天羽不忍大開殺戒,派人看押俘兵,拉來幾人拷問得知,這些人大多是降伏壽春的秦兵,命如草芥,便派於此埋伏龍天羽一乾人等,而射死的將領乃項梁部下的一名部將。
龍天羽揀個山坡腳下的空位安營紮寨,夏侯嬰、張雲深思行軍設營,挑選地形非常首要,此處三麵山坡,一處闊口,本就易被敵軍堵截,如宰囚籠虎羊,二來不宜選低地,若伏兵銜尾追來,居高打擊,勢如破竹,卻不知主帥智謀過人,何故犯此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