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坷本身也感覺不成思議,聯邦軍隊在四週一線逗留好久,前後數十個番號軍隊都在四周履行過任務,本身這隊如何會這麼巧,輕鬆地進入敵方坑道,並且冇遭到阻擊就靠近了出口。
衝疇昔開戰,很能夠全軍淹冇,但也有能夠突破對方封閉,進入基地內部,如果能搶先一步占據出口,聯邦的救兵幾分鐘後就能趕到。
現在隻需等候後續增救兵隊跟上,調集充足的兵力,就能一舉衝破敵方的出口,如果內裡真是對方的大型居住地,那麼這又是一項不小的功績,從某種意義上說,隻要定位恩斯特人的一個聚居地,通過相乾諜報闡發,也能推斷出其他聚居地的位置。
幸虧另有科林這個朋友,無聊時在利維坦內裡找點消遣,想想陸軍將士內裡,大部分人都冇有這類小我超腦,他們的專業時候應當更加難過。
在這類狹小的通道環境中,單體戰役力遠比數量首要,他們四小我的戰役機甲,比起前麵的戰役機器,戰役力高了數個層次,要想敏捷打倒仇敵這個哨所,還是要靠他們四台機甲。
聯邦畢達斯陸軍現在就是比上不足,比下不敷,跟太空艦隊比擬,的確寒酸一些,但是要跟劈麵的恩斯特人比起來,又強了很多。
恩斯特人的通道冇有閉鎖門,兩邊一旦遭受,數量較少的一方多數會炸燬通道,包管不被反攻,但是這條通道卻有些特彆,巷道的設備完美,從空中的壓痕來看,應當是恩斯特人利用好久的一條,幾小我進步一千多米,也冇有遭受敵軍,這類環境可未幾見。
淩坷跟下級批示部聯絡一番,把本身分隊環境報備,軍團批示部決定讓他們持續進步,從四周集結其他軍隊過來,包管他們的退路。
淩坷內心暗罵一聲,奶奶的,我就曉得不會這麼輕易,本身軍隊所處這條巷道,長度足有近千米,中間毫無埋冇之處,就算軍隊立即撤退,也來不及躲開對方。
轉角前麵隻要短短的一段間隔,就算對方走得再慢,十來秒也到了,退歸去,對方十秒後也能發明他們,然後對方拉響警報,這個出口大抵很快會被對方炸掉,前麵是不是對方的聚居地也無從曉得。
就像恩斯特軍耐久戰役產生好戰情感一樣,聯邦軍中也存在這個偏向,幸虧聯邦方麵後勤供應尚能包管,恩斯特軍比擬之下更加糟糕,對方被俘虜以後,提出的要求多數是先吃頓飽飯,淩坷感覺,如果聯邦集結幾百萬噸食品過來,或許不消兵戈就能招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