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嶽元帥放走何元慶以後,喚來張用問道:“棲梧山可有其他途徑可上?”張用回道:“後山有一條巷子能夠上去,隻是隔著一條山澗,水固然不算深,但門路狹小,很難行走。”“既然有路可走,我的戰略便能夠勝利。”嶽飛欣喜道。因而號令張用、張顯、陶進、賈俊、王信、王義帶領步兵三千,每人籌辦布袋一個,用來裝沙子,身邊又有帶著火藥。二更時分,將沙袋填在澗中,暗度疇昔。取道棲梧山後殺入寨中,放火為號。六將領命而去。嶽飛又寫了一張帖子,號令楊虎阮良上帳,叮嚀按帖子上所寫辦事。二將領命去了。嶽飛又把耿明達、耿明初兄弟叫來,也寫了一張帖子,叮嚀他們依計行事。耿明達兄弟領命而去。
“兵者,詭道也。此乃自古用兵之道。凡用兵之法,無外乎三十六計,七十二變幻。為將者當讀孫子兵法,學一學前人的用兵之道。”嶽飛說道。
話說嶽元帥回到營中,對眾將說道:“我看何元慶不決勝負,俄然罷戰,今晚必來劫營。湯懷兄弟可領本部人馬在大營門外發掘圈套,用浮土袒護。張顯、孟邦傑二位兄弟各自帶領數十名撓鉤手埋伏於陷坑擺佈。記著,如果拿到了何元慶,千萬不要傷他姓命。如有違背,定按軍法措置。”三位將軍領命而去,各行其事。
次曰天明,嶽元帥升帳坐定,眾將拜見已畢。張顯、孟邦傑將何元慶綁來見元帥繳令。牛皋、董先也來繳令。刀斧手押著何元慶來到帳前,何元慶見了嶽飛立而不跪。嶽元帥陪著笑容說道:“何元帥吃驚了,嶽某多有獲咎,還請諒解。”
約莫二更時分,何元慶帶領一千嘍囉,儘皆玄衣白刃,人銜枚,馬摘鈴,悄悄下山,直奔宋虎帳地。眼看來到大營門口,何元慶勒住馬四下裡一望,隻見宋虎帳地寂然無聲。更鼓亂點,燈光不明。何元慶大喜道:“都說嶽飛用兵如神,本來徒有浮名。早知這般營寨,嶽飛早已就擒,又何必搏命拚活?”一聲號炮,眾賊寇點起燈籠火把,暉映如同白曰。何元慶帶頭一聲號令衝進宋營,眾嘍囉也號令著衝出來。何元慶衝進中軍帳,內裡空空如也。何元慶一看情知不對,從速撤出來。正在這時,隻聽得一聲炮響,宋軍在四周八方號令著。何元慶倉猝今後撤,慌不擇路,恰好走過浮土袒護的陷坑,連人帶馬掉了下去。湯懷、孟邦傑看到何元慶掉入陷坑,帶領全軍一起上前,將撓鉤搭起何元慶,用麻繩綁了起來。那些嘍囉們一見主帥被擒,各自回身逃脫。半路上,恰好遇著董先和牛皋攔住來路。牛皋覺得何元慶就在逃兵中,大聲叫道:“何元慶,休要走。”眾嘍囉見牛皋等人攔住來路,冇法逃脫,隻好跪下告饒:“大爺饒命,我們都是一些嘍囉,主帥已被你們緝捕。”牛皋聽了說道:“既然如此,你們隨我們一起歸去,如果你們說的是真的,我便饒過你們;如果你們扯謊,那就留下你們的頭顱。”眾嘍囉聽了齊聲說道:“我們冇有扯謊,我們甘心歸降,跟從嶽元帥一起南征北戰。”“那好,你們跟我們一起回營。是真是假到時候一清二楚。”董先說罷號令軍士押著俘虜一起回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