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人兒’並冇有胡說,他說的都是究竟。”陸文龍因而就將王佐斷臂來尋訪故交,又將本身的出身和國仇家恨說給曹寧聽了。然後勸說道:“將軍陷身於番國,豈不成惜?故特請將軍商討。”曹寧聽了似有所悟,說道:“本來我爹是如許一小我?你們不說我還矇在鼓裏。待我先去投在嶽元帥麾下,為故國效力。隻是冒然前去唯恐嶽元帥不會信,不肯收錄我。我該拿甚麼禮品作為覲見之禮?”王佐說道:“將軍休要擔憂,待末將修書一封,與將軍帶去就是。”隨即寫書交與曹寧。
王佐用心裝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說道:“曹元帥要我講故事,‘苦人兒怎敢不從?那我就講一個’越鳥歸南‘的故事吧!”王佐因而把’越鳥歸南‘的故事講了一遍,最後說道:“禽鳥尚知思念故鄉,更何況人呢?莫非人連禽鳥都不如?”王佐說完這個故事接著又說了一個“驊騮向北”的故事。曹寧聽了說道:“鳥獸尚知思鄉念主,豈可為人反不如鳥獸?”陸文龍問道:“將軍可曉得令尊那邊出身?”曹寧說道:“殿下,曹寧年幼,不曉得那裡出身?”陸文龍說道:“你爹是宋朝人也!”曹寧迷惑的問道:“殿下何故得知?”
“公子放心,‘苦人兒’必然會重視分寸。”王佐說道。
話說曹榮上馬提刀,帶兵來到宋營。對軍士說道:“快快報進營去,說我趙王到此,隻叫曹寧出來見我!”軍士進帳報知元帥。元帥號令曹寧出營,叮嚀道:“必要見機行事,勸你父親早早歸宋,決有恩封。”曹寧得令,上馬提槍,來到營前一看,公然是父親。
話說王佐壓服了陸文龍,心中暗自歡暢,誰知金營中又來了一個短長角色曹寧。這曹寧的本領不在陸文龍之下,倘若將他也收伏了,那可勝似千軍萬馬。王佐決定先摸清曹寧的秘聞,然後乘機而動。這陸文虎對曹寧應當比較體味,我何不從他那邊直接獲得動靜?主張已定,王佐決定速戰持久。
“我看此人,倒也是條男人,豪傑氣勢,忠勇可嘉;隻可惜投錯了門庭。公子可約他前來,待我將言語摸索一番。”陸文龍聽了,一口承諾。
曹榮瞥見兒子改換衣裝,大怒道:“孝子!見了父親還不上馬?如此無禮!”曹寧說道:“爹爹,我現在是宋將了。非是孩兒在理,我勸爹爹何不改邪歸正,再保宋室,祖宗子孫臉上也有光彩。請爹爹三思。”曹榮大呼道:“你這孝子!莫非父母皆不愛惜,背主求榮?快隨我歸去,聽候狼主發落。”曹寧見爹爹冥頑不化,心中火起,喝道:“你不配當我爹,我冇有你如許的父親。疇昔我還不曉得你是一個甚麼樣的人,現在全明白了,你身為節度使,背主降虜。為何不學陸登、張叔夜、李若水、嶽飛、韓世忠?偏你獻了黃河,投順金邦?目睹二聖坐井觀天,於心何忍,與**何異?你若不依,請自歸去,不必多言!”曹榮聽了曹寧的一番數落,不由得肝火中燒,俗話說‘子不言父過’,而曹寧卻說得理直氣壯。“牲口!怎敢出言無狀唾罵你爹?”曹榮大怒,拍馬舞刀,直取曹寧,望頂門上一刀砍來。那曹寧一時火起,按捺不住,手擺長槍隻一下,將曹榮挑於馬下,當場斷氣身亡。曹寧見曹榮已死,心中固然有些難過,但疆場無父子,為了故國好處,他隻好大義滅親。因而叮嚀軍士抬了屍首回營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