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終南捷徑 中 02[第1頁/共5頁]

才把使者送出大門,唐棣劈臉就問道:“子明,博學鴻儒科呀?多少人求之不得,若舉此科,便直接入館閣,為何竟要回絕呢?”當時當官的人,對於升官升得快慢,並不很在乎,而凡是能登台閣,升禁從的,宦海上便引覺得榮。這是北宋一代的政治實際,而普通試特科的,如賢能剛正、博學鴻儒之類,一旦通過,就必定有館閣的美差等著,這些職位隻領人為不要做事,並且常常能夠見到天子,參讚秘密,如果外放,起碼也是一郡太守。真是前程無量的處所,石越竟然一口回絕。難怪便是唐棣如許的人也有點想不通。

當宣詔的使者來到桑府的時候,把桑家上高低下都嚇了一跳,固然蘇軾事前知會了石越一聲,但是石越卻當作冇聞聲,底子冇往內心去的模樣。此時使者真的來了,趕緊草草在院子裡設了香案,跪聽接旨。

自王安石為相推行新法以來,反對之聲不斷於耳,客歲王安石便用“征誅”之術,把一批敢為仗馬之鳴的官員給貶出朝廷了,冇想到冇幾天,這反對的聲音又來了,看模樣不把禦史台給節製住,始終是不可的。王安石暗自想道。如許一批一批禦史的貶,好說不好聽呀。不過禦史的任命權,始終在天子手中……想到這些煩心的事情,王安石已經冇有甚麼時候去想石越了。

“祖洽策論誹謗祖宗,媚事陛下,以他為魁首,朝廷此後何故教養天下?”蘇軾說完,又遞上一篇策論,說道:“臣覺得這一篇策論可為第一。”

葉祖洽在策論中大談“祖宗多因循輕易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之類的馬屁話,呂惠卿非常賞識,排在第一名,其他如唐棣、李敦敏、柴貴誼、柴貴友、*鳳這些在策論中都多多極少說了變法或新法的好話的人,則一概選在最前麵。另一箇舊黨的考官則毫不客氣的把這些人全數放到最前麵。兩小我的名單全部的就是一個倒置的。固然殿試的名單由李大臨和蘇軾擬好,以上官均第一,葉祖洽第二,大家的位置都有變動。但是在天子聽宰相陳昇之劈麵讀了葉祖洽的策論以後,公然如呂惠卿所料,仍然把葉祖洽點了狀元。

蘇軾聽到這話,幾近氣死,正要回嘴,天子擺了擺手,說道:“不必多說,便定葉祖洽第一,賜進士落第。”轉又問道:“唐棣、李敦敏、柴貴友、柴貴誼安在?”

冇多久石越出來了,他走過來把手裡一片摺紙遞給使者,跪下說道:“草民石越,劫後餘生,無父無母,不祥之身,實在偶然於功名,還請使者轉告皇上,請皇上恕臣不恭之罪。”因說到本身的悲傷之處,免不得就有幾分哽咽。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