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功過[第1頁/共4頁]

從他的過來往看,說他是大晉建國第一功臣並不為過。

第二支箭要你打敗契丹,耶律阿保機與我握手締盟,結為兄弟,曾發誓說一起光複大唐江山,現在卻背信棄義憑藉賊黨,你必必要討伐他。

景延廣調離朝廷出守洛陽後,桑維翰得以重返宰相之位,被擢升為中書令,同時又規複設置樞密院,以他為樞密使,再度成為大晉權傾一時的人物。

“後唐清泰三年(注1),後唐偽帝李從珂對先帝心胸顧忌,成心削藩,偽詔先帝移鎮鄆州,實在是想動先帝在河東的根底。

石敬瑭晉陽起兵造反,末帝李從珂以趙德鈞為諸道行營都統。

契丹敗走後,大晉的局勢能快速安定下來,此人功不成冇。朝中有此人,大晉想要大亂也難。各路諸侯對朝廷另有幾分顧忌,所顧忌者,恐怕不是當今聖上,而是這位桑大人。

第三支箭要毀滅朱溫。

趙匡胤奇道:“何出此言?”

厥後,伐契丹、滅朱氏(後梁)也是如此。

厥後契丹支撐石敬瑭當了天子,耶律德光便趙德鈞帶到了契丹,用來製約石敬瑭,天福二年(即937年),趙德鈞死於契丹。

此事由桑維翰一手籌辦,耶律德光同意了援助先帝的要求。

我雖不同意他臣服契丹的一些做法,不過,此人的確有目光,有雄才大略,胸有溝壑。大晉前些年的繁華昌隆,他功不成冇。

趙匡義卻道:“雖有小聰明,卻無大聰明。”

當時範延光領兵於遼州,趙德鈞想要兼併其軍,奏請李從珂,李從珂不從。

郭威微微一笑,答道:“天下無永久的朋友,也無永久的仇敵,隻要永久的好處!當時桑大人也是為先帝著想,仇敵的仇敵便是朋友,桑大人出此策,固然是讓人難以接管,究竟證明,倒是良策。”

但是厥後盧龍節度使趙德鈞(注3)起了謀逆之心,也想要入洛陽,即位稱帝,因而也派人賄賂耶律德光,但願獲得契丹的支撐。

本文中的趙延壽就是趙德鈞的養子。趙德鈞、趙延壽父子倆,說他們是漢奸毫不為過。

先帝服從了桑維翰的建議,冇有起兵伐契丹。

“不能這麼說,桑維翰貪財、好色、攬權是不錯,但也並非一無是處。他的目光獨到,見地不凡,確切是有真本領,也有手腕。

郭威接著道:“天福三年(注4),桑維翰奏請將楊光遠移鎮洛陽,引發楊光遠的不滿。楊光遠上書指責桑維翰去公秉公,除改不當,複營邸肆於兩都之下,與民爭利。先帝於次年將桑維翰外調相州節度使,一年後又移鎮兗州。”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