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王下旨!”張獻忠的幕僚和眾將領抱拳起家,一起求張獻忠同意李定國的戰略,張獻忠也隻能點頭同意,命李定國為大西前鋒大將軍,劉文秀為副將,三今後率五萬兵馬進京麵見李自成。
李定國定了定神道:“既然李賊手握大義之名,不如我大西可冒充從之,由孩兒代父王帶領我大西五萬兵馬進京,拿回寄父將印,探李賊真假,如李賊至心殺滿夷,孩兒便隨李賊保都城殺滿夷,安李賊的心,也安天下人的心,為我大西博得好名聲,如果李賊殺滿夷是假誘殺父王是真,父王便可昭告天下,揭李賊真臉孔,顯我大西公理之師威名,讓天下人對李賊棄之!”
嚴錫命停了一下,喝了口茶水接著說道:“現現在,唉,天下局勢大變啊,這李賊早就有招安之意,何如明皇不滿李賊開的前提,幾次談崩,直到客歲李賊包抄了都城,明皇去處不明,這李賊平空的就接管了招安!這明皇也不成思議的應充李賊為陝西王!讓老夫百思不得其解啊。”
“混帳!你是豬啊!動動腦筋!打打打!打個屁呀!”張獻忠聽了這個艾能奇建議一陣臭罵,右丞相嚴錫命聽得臉都白了,倉猝道:“千萬不成莽撞!”耐煩的解釋道:“自當代以來,凡是兵家起事都師出馳名的,之前我王和李賊起事是為天下百姓爭條活路,水災比年,百姓食不充饑,朝廷又不仁減輕徭役,民不聊生,我等纔跟隨大王交戰大明官兵,開官倉佈施百姓,殺土豪劣紳,所到之處獲得百姓推戴,纔有現在天的局麵,此乃為大義!”
張獻忠坐在正中大廳的皋比椅子上,看了看自個的幕僚和乾兒子們,如何都不吭氣啊,不滿的說道:“我說,哥幾個倒是說話啊!等著過年呢!還早呢!”
這二人對李定國的戰略非常惡感卻又心生歡樂,而撫南王劉文秀內心很不是滋味,可也不能辯駁甚麼。劉文秀與李定國底下私交甚好,劉文秀年長為兄,李定國為弟,這兩人對時勢都有不異的觀點,也都是愛兵之人,都是仁者領兵,嚴律兵將,經常對百姓噓寒問暖,對兵士珍惜有加。
張獻忠的三個乾兒子聽李定國代父王以身犯險進京,內心各是千秋,這個平東天孫可望和定北王艾能奇內心直犯嫉恨,在他們眼裡這個李定國事嘩眾取寵之輩,隻為博得張獻忠的歡心罷了,一定真的去了都城。就算李定國真的去了也好,九死平生啊,少一個礙眼的,整天假裝一本端莊,說是嚴厲軍紀,你管好自已的軍隊就行,還連接砍了幾個孫可望得力的乾將,不就是玩了幾個女人搶了點錢嘛,至於這麼當真啊,是以相互結生痛恨。